外伤救助的教学内容包括:止血、包扎、固定和运送的这四项基本技术。在进行现场创伤抢救时,现场人员应本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行事,医院,他们应冷静迅速地开展现场急救工作。原则是:先抢后救,先压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再包扎,先固定在转运。
首先止血:这是创伤后的主要并发症。轻度失血可引起头晕或无反应;如果失血量继续增加,就会出现失血性休克,如血压下降、脉搏加快、手脚冰凉、意识模糊等。根据血管的性质,出血可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但不管是哪种出血,一个总的原则是,只要伤口出血,就需要止血。
其次是包扎:止血后应立即包扎伤口。包扎的主要作用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药物和骨折部位;压迫止血止痛。包扎伤口前,充分暴露伤口,清理伤口周围的污垢,用纱布覆盖。包扎的方向是由下而上,由远及近,帮助静脉血液回流。
再其次是固定:四肢骨折都要固定,脊柱损伤和骨盆骨折相对固定。固定的目的是减少骨折断端的位移,防止断端因摩擦损伤血管和神经,减轻疼痛,防止休克。对于骨折的每一部分,周围的软组织、血管、神经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或者内脏器官受到损伤。
最后就是运送:在止血、包扎、固定后,应及时、安全、迅速地将患者转移到附近医疗机构,防止进一步伤害。担架是最常用的运送方式,适用于病情较重、搬运路程较长的伤员。四肢骨折患者可以单人支撑、搬运、托住,转移到平板上。
帮助别人就是更好地帮助自己。“其实这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本质上是一样的。抢救中要懂得止血、包扎、固定。生命是最宝贵的东西。很多时候,在紧急情况下,对于一个受伤的人来说,正确的处理和不正确的处理是非常不同的。如果处理得好,很快就会恢复,重新工作;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丢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