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全县母婴保健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危重孕产妇与新生儿救治专业技术水平,全力保障母婴安全。6月9日至10日,医院门诊五楼会议室举办年预防艾滋病、梅*、乙肝母婴传播暨母婴适宜技术培训。开班仪式由县妇幼保健院院长王猛主持,县流动人口卫生健康服务中心主任袁谊出席开班仪式并作工作强调。
参与本次培训任务的教师由县直医疗机构从事妇产科、儿科、检验科、公卫科的专家组织,培训内容围绕艾滋病、梅*和乙肝实验室检测要点、先天性梅*的诊断和治疗、乙肝孕妇的孕期管理及母婴传播预防、梅*预防母婴传播工作规范、艾滋病预防母婴传播工作规范、母婴传播信息管理及工作要求、孕期检查及安排、妊娠风险筛查评估与管理、产前产后出血和失血性休克的处理、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的处理流程、羊水栓塞和深静脉血栓栓塞的处理、头位难产的识别与处理、新生儿窒息复苏”等进行,培训期间还开展了班前问卷和班后考试。
袁谊要求,参训人员要从认清当前母婴安全面临的形势中,充分认识举办此次培训的重要意义;要从培训所学中找准自身工作的差距,切实提振抓好母婴安全保障的信心;要从遵规守纪的端正学风中,倍加珍惜此次培训机会及其收获。要紧扣“逢孕必报、逢孕必建、逢孕必检、逢孕必查、逢检必录、逢孕必跟、逢产必访、逢儿必管”八个要素,全链条抓实保障母婴安全各项工作。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懂的要勇于提问,要与授课老师多沟通,学员之间也要经常相互交流学习,以便释疑解惑;要抛开一切干扰和杂念,端正好学风,确保学有所获,切实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年度各项目标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通过培训,参训人员对预防艾滋病、梅*和乙肝母婴传播干预服务技术以及母婴适宜技术等相关知识有了显著的提高,培训班的效果明显,达到预期效果。
县直各助产医疗机构防保科负责人及其产科、保健门诊、检验科、儿科医师、产儿科、保健门诊医护人员(值班人员除外);取得执业医师以上资格,并在从事产科、计划生育工作岗位上,未取得母婴技术培训合格证书(助产技术、终止妊娠手术、结扎手术)的人员;取得注册护士资格,并在从事产科岗位上,未取得助产技术合格证书的人员;已取得母婴技术培训合格证,离开助产技术、终止妊娠手术、结扎手术岗位两年以上,需重新从事的医护人员;医院、医院急诊科各选派一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及注册护士;各民营助产医疗机构分管副院长;各乡镇(街道)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分管副院长(副主任)、妇幼专干及其保健门诊或产科病房医师、检验科医师参加培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