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本期分享的案例中患者因应激性溃疡伴出血、腔隙性脑梗塞、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冠心病CABG术后等疾病入院,如果不给予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则增加脑梗、心梗等栓塞风险;如给予抗血小板或抗凝药,则增加出血风险,因此治疗上存在矛盾。
治疗原则是:1.予大剂量PPI及其他措施以尽快控制上消化道溃疡出血。2.在上消化道出血被控制后,在不停止使用大剂量PPI的前提下,给予抗血小板或抗凝药。3.选择适宜的抗菌药控制肺部感染。
遗憾的是医师违反治疗原则,出现多个用药相关问题,导致患者发生了上消化道大出血休克:1.疏血通有出血倾向者禁用,疏血通包含地龙,而中药汤剂中也有地龙15g,有可能使地龙剂量偏大;2.中药汤剂中的川芎、红花、桃仁,对出血患者均不宜使用;3.未予大剂量PPI,而只予法莫替丁20mg每天1次静脉滴注;4.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首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或(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碳青霉烯类),实际上予氨曲南。
期盼各位药师从中能体会到作为一名临床药师的职责所在。
一、病史介绍
患者为66岁男性,有慢性支气管炎史10年,冠心病史10年,时有胸闷心悸,有糖尿病史多年,09年1月行CABG手术。
因头晕1天伴双侧肢体活动不利、咳嗽咯痰、呕咖啡色液体50ml于年3月14日入院,临床诊断为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冠心病CABG术后、2型糖尿病、应激性溃疡伴出血。
二、临床经过
9:00am,体温37℃,血压/80mmHg,两肺底闻及湿罗音,心率90次/分。予禁食,氨曲南2g+生理盐水ml每天2次静脉滴注(3月14日~3月16日)抗感染;参麦40ml+生理盐水ml(3月14日~3月15日)补气;法莫替丁20mg+生理盐水ml每天1次静脉滴注(3月14日~3月15日)、醋酸去氨加压素12μg+生理盐水ml每天1次静脉滴注(3月14日~3月16日)抑酸止血;疏血通6ml+生理盐水ml每天1次静脉滴注(3月14日~3月15日),中药汤剂:地龙15g、川芎15g、红花9g、桃仁9g、当归12g、*芪30g活血化瘀治疗。
18:00pm,患者时有恶心,两肺底闻及湿罗音,测快速血糖1.6mmol/L(3.10~6.40mmol/L),予静脉补充葡萄糖。
3月15日8:00am,患者精神不振,两肺底闻及湿罗音,心率90次/分,C反应蛋白25mg/L(8mg/L),白细胞计数10.74×/L(4.0~10.0×/L),血红蛋白89.0g/L(.0~.0g/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82.3%(50-70%),葡萄糖1.28mmol/L(3.10~6.40mmol/L)。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符合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的心电图改变,轻度T波异常。予静脉补充葡萄糖。
16:00pm,患者头晕,胃脘不适,出冷汗,两肺底闻及湿罗音,心率88次/分,测血糖3.4mmol(3.10~6.40mmol/L),予静脉补充葡萄糖。
22:00pm,患者头晕,胸闷心悸,血压/70mmHg,两肺底闻及湿罗音,心率88次/分。测血糖3.4mmol(3.10~6.40mmol/L),予静脉补充葡萄糖。
3月16日3:00am,患者解柏油样大便ml,呕吐咖啡色液体ml。血压/60mmHg,四肢湿冷,两肺底闻及湿罗音,心率90次/分,呕吐物隐血+++。予告病危,一级护理,心电监护。消化内科急会诊予奥美拉唑40mg+生理盐水mlq12h静脉滴注(3月16日~4月8日)、生长抑素24小时静脉推泵止血(3月16日~3月19日),输全血和红细胞悬液(3月16日~3月19日)等抢救。8:00am,患者头晕,胸闷心悸,神清淡漠,两肺底闻及湿罗音,尿量减少,提示血容量不足。患者目前病情危重,随时存在生命危险,转ICU治疗。
3月17日,心电监护示心率次/分,律齐,血压/82mmHg,体温39℃,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4.5g每天3次静脉滴注(3月17日~3月25日)4.5g每天2次静脉滴注(3月25日~4月7日)抗感染,另外予单硝酸异山梨酯减轻心脏负荷、富马酸比索洛尔减缓心率、培哚普利降压、阿托伐他汀钙稳定斑块(3月17日~4月24日)等治疗。
3月18日9:00am,心电监护示心率次/分,血压/72mmHg。询问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多年,最高血压不详,血压控制不佳,因此属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18:00pm,患者精神较萎靡,心率次/分,体温38.6℃。
3月19日9:00am,心电监护示心率次/分,血压/70mmHg,解暗红色大便30ml。
3月20日,心电监护示心率次/分,血压/60mmHg,体温正常。3月24日,CT示肺部炎症。
3月25日,患者未再有消化道出血,一般情况平稳,转消化内科继续治疗。
4月23日,患者体温正常,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正常,感染被控制,始终未再有消化道出血,于4月24日出院。
三、病例用药分析
患者入院后多次发生低血糖的主要原因有:
因上消化道出血而禁食;
每天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共ml,而没有静脉补充葡萄糖;
患者有糖尿病史多年,低血糖自身防御机制可能减弱[1]。
3月16日凌晨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休克的原因有:
予疏血通6ml每天1次静脉滴注(3月14日~3月15日),疏血通包含地龙和水蛭,均具有促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溶血栓、抗凝等作用,其中水蛭的抗凝作用优于肝素和口服抗凝剂[2]。
予中药汤剂,包括地龙15g、川芎15g、红花9g、桃仁9g、当归12g、*芪30g。除地龙有抗凝作用外,川芎、红花、桃仁、当归均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作用[3]。
予法莫替丁20mg每天1次静脉滴注(3月14日~3月15日),法莫替丁为H2受体阻滞剂,半衰期为2.3-4小时,抑酸作用可维持12小时,每天只用1次,将有一半时间没有抑酸作用(见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药品说明书),显著影响止血效果。
维持胃内pH>6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关键,可部分恢复血小板聚集功能,使凝血反应得以进行;使胃蛋白酶失活,稳定已形成的血栓;持续阻止胃酸分泌,巩固内镜治疗疗效。因此对上消化道大量出血者,推荐大剂量PPI(8mg/h维持72小时),常规剂量予1次40mg每天2次静脉滴注。实际上未给予,可使上消化道出血得不到有效控制。
患者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冠心病CABG术后,感染加重,3月17日体温39℃,不能除外存在浓*血症;又发生了低血容量性休克,作为应激源可使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交感神经系统强烈兴奋,使胃肠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胃肠粘膜保护屏障削弱,造成胃肠粘膜损害,导致消化道出血[5]。
四、病例总结
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史10年,冠心病史10年,糖尿病史多年,09年1月行CABG手术,反复就诊。患者很可能近期有住院治疗,并接受过抗菌药物治疗,病情严重(FEV%)。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高危因素,首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或(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抗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可联合一种抗假单胞菌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或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6]。
实际上予氨曲南。根据《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氨曲南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只有51.7%,不是首选,对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无效,因此属于窄谱抗菌药,可能使患者肺部感染得不到有效控制,甚至使感染加重。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患者因腔隙性脑梗塞、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陈旧性心肌梗死、CABG术后、2型糖尿病、应激性溃疡伴出血入院。疏血通有出血倾向者禁用(见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药品说明书),疏血通包含地龙,而中药汤剂中也有地龙15g,有可能使地龙剂量偏大;川芎、红花、桃仁对出血患者均不宜使用;法莫替丁应20mg每天2次静脉滴注(见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药品说明书)。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首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或(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碳青霉烯类),可联合一种抗假单胞菌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
未遵守上述用药注意事项,可能与患者病情加重有相关性。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贾公孚、谢惠民主编.药害临床防治大全[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沈映君主编.中药药理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编委会.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J].,29(10):~、
5.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组.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版)[J].中华医学杂志,,95(20):-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司,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5~16
End
如果您也有用药案例、经验与我们分享,欢迎前来投稿,投稿请添加头号药师小客服(i)~
识别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