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今日解读产后出血最新的观点和策略去年
TUhjnbcbe - 2021/6/24 3:48:00

作者:段然、漆洪波

单位:重庆医院产科

产后出血一直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死于产后24小时内出血相关并发症的产妇高达十万例。年obstetricsGynecology发表了一篇文章,对去年产后出血相关的最佳文献做出了推荐,介绍了产后出血最新的观点及管理策略。

1

孕期低分子肝素的应用及产后出血的风险:一项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

共纳入8项研究名妇女,分为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组和对照组。使用LMWH的指证主要包括:既往静脉血栓病史、不良妊娠结局、易栓状态和及心脏机械瓣膜置换。LMWH均在妊娠晚期使用。

结果:妊娠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妇女患产后出血的风险显著增高(RR1.45,95%CI;1.02-2.05)。但分娩时的平均失血量(MD-32.90,95%CI;68.72-2.93)和分娩时输血的风险(RR1.24,95%CI;0.62-2.51)并没有增加。

结论:尽管分娩时的平均失血量和输血风险似乎没有受到影响,妊娠期间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可能与产后出血风险增加有关。

2

休克指数(SI)和δ休克指数(δ-SI)可以反应产后循环状态从而实施干预措施,优于现有的产科早期预警指标。

这是一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了44名产后出血患者及44名分娩时出血量正常的患者。研究目的是:①确定SI在预测产后出血、输血和外科干预方面是否优于心率或收缩压。②确定SI的临床有用阈值,以便对需要进一步干预的患者进行分类。

结果:对于围产期孕产妇,SI高达1.1可能是正常的。

SI及δ-SI是PPH和病情恶化(产后出血、需要输血和/或手术干预)的重要指标。

建议将SI≥1.作为触发进一步评估的初始阈值,SI≥1.作为触发紧急干预的阈值。

新指标δ-SI有助于监测围产期患者个体特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在所有分类方法中表现最佳。

结论:相比现有的产科早期预警指标,休克指数(SI)和δ休克指数(δ-SI)可以更加准确对需要输血和/或手术干预的患者进行分类。其中δ休克指数对于监测围产期患者个体特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需要进一步的研究。3

产妇早期使用氨甲环酸对产后出血导致的死亡、子宫切除和其他并发症的影响(WOMAN):一项全球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这是一项前瞻性、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从年3月至年4月将名16岁及以上的产后出血妇女进行随机分组。分别给与1g氨甲环酸(TXA)或安慰剂,同时继续其他干预措施。如果30min后出血仍未停止,或24小时内出血停止后又重新开始,则给予第二剂(TXA或安慰剂)。

结果:使用氨甲环酸治疗的患者,因出血死亡的风险显著降低(RR0·81,95%CI0·65–1·00;P=0·).。氨甲环酸组和安慰剂组在其他原因导致死亡这一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在分娩后3小时以内给与氨甲环酸,可以更加显著的降低因出血死亡的风险(RR0.69,95%CI0.52-0.91;P=0.)。3小时后给与氨甲环酸与安慰剂组相比,风险没有明显降低(RR1.07,95%CI0.76–1.51;P=0.70)。结论:对产后出血的妇女使用氨甲环酸可减少因出血造成的死亡,且没有任何副作用或并发症。分娩后立即使用氨甲环酸,可使因出血死亡的人数减少近三分之一(20%-30%)。4

Hayman加压缝合术和Bakri球囊填塞的成功率比较。

这是一项回顾性研究。医院的术中被诊断为子宫收缩乏力且对促宫缩剂无反应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Hayman加压缝合术和Bakri球囊填塞,及这两种方法在进行动脉结扎后的成功率。

结果:在剖宫产术中应用Hayman压迫缝合术和Bakri球囊填塞治疗产后出血时,有相似的成功率。Hayman压迫缝合术和Bakri球囊填塞,联合动脉结扎可使止血成功率增加。5

产后输血和出血是发生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

这是一项基于人群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年至年间在斯德哥尔摩地区分娩的所有妇女。静脉血栓的诊断时间为从分娩之日起到产后6周内诊断。在例分娩中,共记录了56例静脉血栓栓塞(VTE)病例。结果:输注红细胞和胎盘并发症(子痫前期和胎盘早剥)是VTE的独立危险因素(ORS分别为5.1和7.0)。单纯的产后出血(没有进行红细胞输注)并不是独立危险因素。当大量输注红细胞时,VTE风险呈线性增加。输注1-3个单位红细胞时风险增加到3倍,超过三个单位时风险增加到5倍。结论:产后出血不是产后VTE的独立危险因素。产后输注红细胞是产后VTE的独立危险因素,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随着输注红细胞单位的数量增加而增加。点个在看,分享给你的朋友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日解读产后出血最新的观点和策略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