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一个难忘的年头,新冠病*弥漫在世界每一个角落,疫情紧急,存亡之际,全国医务人员驰援湖北武汉,为守护人民的生命健康而奋战!
自疫情爆发以来,医院/云南中医院骨伤科三病区全体医务人员日夜坚守在临床一线,为健康保驾,为生命护航!
一、生死时速,命悬一线
4月3日*昏,魏庆中医生接到急诊科电话,告知正在转送一位外伤患者到我院,要求骨科紧急会诊,魏医生放下手中工作迅速前往。
救护车送来了一位57岁的男性患者,他于当天下午被气罐砸伤双腿,现双下肢疼痛肿胀,辗医院后,送至医院救治。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在放射科突然出现失血性休克,精神和体力状态都非常差,魏庆中医生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赶到放射科查看患者,倾尽全力组织抢救,暂时稳住了患者的生命体征。
魏庆中医生为患者办理入院,并下了病危通知,初步诊断为“右小腿创伤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并失血性休克、胫骨平台骨折”。与此同时,魏医生及时联系了陈涛主任,经过详细研究后决定马上进行急诊手术。
医生们很着急,这是一种骨科的危急重症,一旦不及时处理,延误病情,患者随时会失去生命。
二、全力抢救,挑灯夜战
随后,魏医生与患者家属谈话,告知家属患者病情严重,情况不稳定,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性,很可能需要截肢才能保住生命,希望家属能做好心理准备。
家属表示,可以接受任何后果,医院尽力抢救。
陈涛主任指示,以先保命,再保腿为抢救原则,立刻进行急诊手术,同时制定了初步救治方案,术中探查后根据情况再做调整。
在相关科室的配合下,医生很快就完成了患者术前的相关检查和备血(术中和术后为患者输血),第一时间把患者送进了手术室。
●术中情况●
当天晚上8点30分,医生为患者在麻醉下行筋膜间隙切开减压术+足部外伤清创术+探查术。手术进行顺利,经过减压、清创、坏死肌肉清除和腓总神经探查后,手术接近尾声。
医生们舒了一口气,然而,正准备缝合时,患者的术口忽然有大量血液流出。
医生马上为患者进行加压止血和多处小血管结扎,出血量逐渐减少,但是当撤出加压后,出血量再次增加,大家一颗放下的心再次提起。
此时,因术口不断出血,增加了查找出血点的难度,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手术台上的医生仍在仔细地查找问题。终于,医生找到了主要问题所在:胫骨前动静脉全部破裂!
原来,患者在术前检查时,就是因为胫骨前动静脉破裂出血导致的失血性休克。而随着受伤部位达到一定出血量后,皮肤张力增加,形成了加压止血的作用。然而术中减压、清创后,在没有压力的作用下,导致已经凝固的出血点因管内压力增大而再次大量出血,最终发生了之前的一幕。
找准问题后,医生通过对血管断端进行吻合后,终于止住了患者的出血。
陈涛主任经常说一句话:“作为一名骨科医生,头脑一定要灵活,即使在术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也很可能因术中情况的复杂多变,需要随时改变手术方案。这就要求我们医生必须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特别是创伤手术!”
凌晨12点左右,手术终于顺利结束,医生把患者送ICU继续救治观察。在ICU治疗数日后,患者病情基本稳定下来,转送骨伤科三病区继续诊治。
三、披荆前行,坚持治疗
因病情需要,医生分别于4月7日和4月14日再次为患者行创面持续负压吸引术(VSD)治疗。
●创面持续负压吸引(VSD)●
通过一段时间的创面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基本控制住了患者的感染,清除了瘀血和有害物质,为肌肉组织的再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4月21日,患者进行了第四次手术治疗,行右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右下肢植皮术。
●右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取皮植皮术●
四、历经万苦,浴火重生
通过一系列积极的救治,患者的生命和下肢终于都保住了!
住院期间,予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输液、口服西药,中医辨证论治施予汤药,加上针灸、外疗、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
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加上患者坚强的毅志和良好的医从性,对治疗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患者一天天的康复,病情持续好转,终于从生死线上回到了正常生活中。
●患者逐渐康复●
患者和家属历经一个月的生死时速,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与压力,在重重磨难中浴火重生,5月11日,终于康复出院。
住院期间,患者家属多次给医务人员送红包,每次都送了数千元,但陈涛主任和魏庆中医师都全部退还患者家属。
为了表示感谢,在康复后他们又为骨三病区送来了锦旗,这一次,骨三病区收下了他们的这份礼。
●患者赠送锦旗●
五、重拾生活,逆流前行
通过电话回访,得知患者在家中养病期间恢复良好,已经能够正常行走、上下楼梯、骑单车出行等,最远距离可以行走5公里,持续1个多小时。
●康复中的右腿●
●步态稳健,漫步园中●
陈涛主任常说:“我们最应该感谢的人是患者,患者为我们提供了医学实践的机会,为医学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没有患者,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在医学发展的道路上,医患之间是一对出生入死的亲密战友,彼此依靠和信赖,为了人类的生命健康共同努力奋战!
文/骨伤三病区万青陈涛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