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了,我几乎天天来这里换药,这里的医生、护工我都认识,我很感激他们,这里就是我第二个家!”32岁的三水人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办公室说。
年的一天,赵姐头部血管再一次地突然爆裂,血流如注,医院时她已失血超ml,人也失血性休克多时。经神经外科医生紧急治疗,赵姐被及时止住了血,脱离了危险。也是从这一天起,医院神经外科的医生们结下了“战友”般的情谊。
患者为元少鹏团队送上锦旗。/医生供图
一句“我们尽力”,让她看到了希望
赵姐患的是天生的脑血管畸形,多年来,脑部血管因多处堵塞导致血液无法顺畅流通,头皮上的血管每天都在不断肿大。医院的医生告诉她,这个病目前无法根治,只能通过定期的手术来压制病情。
从年开始,赵姐已在广州做了多次手术,但因为经济问题,她无力承担频繁来往广州进行术后换药的治疗费用,直到年,赵姐头皮上的血管已肿大到清晰可见,像无数条大蚯蚓盘踞在她头皮上。最可怕的是这些“蚯蚓”十分脆弱,随时可能因一些接触或碰触导致直接爆裂,“一旦爆裂,血就像喷泉一样飚出来,止都止不住,如果治疗不及时,随时有生命危险。”赵姐说。于是,医院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元少鹏求助,“请你们一定要帮我!我已经没有办法了!”
“那时,赵姐给我的感觉就是从头到尾的绝望,那是只有在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的。”元少鹏说,看着绝望的赵姐他感到一阵阵心酸。在与赵姐详细沟通病情后,神经外科医生团队给了赵姐一个答复,“我们不知道我们能做到哪一步,但我们会尽力。”
听到这个答案,赵姐瞬间燃起了希望,“我没的选,他们有的选。我的病这么麻烦,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他们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完全可以推辞掉,但他们依然选择了为我治疗,真的万分感激。”
医院神经外科医生邓妙峰和陈耿树为赵姐上药。/医院供图
一起对抗病魔,是战友更似家人
年,当时才22岁的陈耿树刚成为神经外科医生,加入到这个团队为赵姐进行每日的换药治疗。“我还记得最初换药时,那密密麻麻的肿胀血管让人头皮发麻,感觉就是在炸药包上动手。”陈耿树说,最开始的每次治疗虽然都元少鹏在一旁指导,但他们依然要出一身汗,“不仅要控制好力度,还要随时注意可能突然出现的血管爆裂。”
与他“并肩作战”的还有另一位年轻的神经外科医生邓妙峰。“每次换药时间大概需要半个小时左右,有的时候还需要帮赵姐剃头,剃头的时间需要近一个小时,生怕一不小心就碰到血管。”邓妙峰说,最开始每天都需要换药,慢慢现在每隔两三天换一次。“赵姐怕影响我们日常工作,医院,等我们快下班才进行换药。
“我知道医生都很忙,尽量不给他们添麻烦。阿树和阿峰虽然年轻,但人非常善良,每次他们都会边处理边鼓励我,要坚持,告诉我今天的情况又好一点啦。”伴着神经外科医生们每天不间断的鼓励,本已放弃自己的赵姐也慢慢看到了希望,人也随着病情逐渐好转变得开朗起来。
这样的换药一直持续到年,“我经历了好多次无征兆的突然爆血管,甚至好几次因为流血流得太多,在见到他们后我是直接慌得跪在地上求他们救救我。”赵姐说,这一段时间,她每次睡觉时都提心吊胆,“生怕在睡梦中血管被压一下就爆裂,人直接没了,每一次我没有信心的时候,都是他们鼓励我,还没到那一步,还有机会,我们一定要坚持!”
在她和神经外科医生们的一起坚守下,她头部的病情终于得到了控制。近日,元少鹏已经确切地告诉她,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手术了。手术成功的话,只要后续治疗得当,未来她很有可能不再遭受这持续了11年之久的痛苦。
5月5日,在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办公室内,赵姐不停地朝医生们竖起大拇指,她说,4年的时间,她能真切地感受到,医生们是把自己当亲人一样对待,细心、耐心、无微不至。虽然自己签署了责任状,但如果出现生命危险,医生们很可能还是要承担很大的责任。
赵姐说,经过这件事,她想对所有的人说一句:“我们要相信医生,他们为我们治病是要冒很大风险的,真的不要为难他们!”听到赵姐的话,邓妙峰和陈耿树都表示,当医生,就不能怕辛苦、怕麻烦。“我们是医生,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
文
佛山日报记者吴昱萱通讯员徐浪
编辑
陈玲玲
好文!必须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