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张健专访重视心源性休克的早期识别和诊断,
TUhjnbcbe - 2020/11/9 4:05:00

心源性休克作为心脏科的急危重症,其在治疗和病因上仍具有挑战性。目前国内心源性休克的防治现状如何?近年来,国内外在心源性休克的诊疗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进展?未来有哪些地方可以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在第三十届长城心脏病学会议(GW-ICC)上,医脉通就心源性休克相关问题对中医院张健教授进行了专访。

医脉通采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医脉通:近年来,国内外在心源性休克的诊疗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进展?请您简要回顾一下。

张健教授:近几年来,国内心血管医生对于心源性休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药物治疗方面,首先对正性肌力药物做了明确分类:一类是具有缩血管功能的正性肌力药物,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另一类是以多巴酚丁胺、米力农、左西孟旦等为代表的扩张血管的正性肌力药物。在心源性休克出现血压低时,应更强调升血压的治疗,来保证重要脏器的灌注。

非药物治疗方面在近几年取得了重大进展。比如早年的IABP支持,SHOCKII试验证实,其与药物治疗相比,并没有带来显著的效果,由此欧美指南将它作为一个IIb类推荐。但国内专家认为,如果选择的患者恰当的话,IABP依然可以带来一个不错的效果。因此,国内指南将它作为一个IIa类推荐。另外,比较显著的是一些短期或中长期负荷装置的使用,比如Impella装置可以直接从左心室将血液泵出到主动脉,来保证患者全身血液灌注,而且采用的是经皮方式,比较简便。可喜的是,这两年在我国也出现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负荷装置,比如同心泵目前已经在临床试验中,天津医院所生产的泰心泵目前也在临床试验的准备过程中。像ECMO这类辅助装置的出现,标志着国内外在心源性休克诊治方面取得的进步,也为心源性休克的治疗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医脉通:今年5月,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SCAI)发布了《SCAI心源性休克分类的临床专家共识声明》。该共识声明是怎样对心源性休克进行分期的?新分期有什么意义?

张健教授:这次SCAI心源性休克临床专家共识将心源性休克分为ABCDE五个期。

A期为休克始动期,也就是前驱期,这个时期已经存在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但还没有发生外周灌注不良的症状。这时患者可能已经存在心肌梗死、失代偿的心衰,但还没有出现低灌注的状态。B期为心源性休克的初始期,这时已经开始有血压降低、心率加快等心源性休克的症状出现,但外周低灌注状态依然不明显。C期为典型期,这时患者会出现典型的心源性休克症状,比如出现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的血压降低以及明显的周围低灌注症状。D期代表心源性休克已经进入了恶化期,这时会出现典型的低灌注状态以及肝肾功能的损伤。E期则进入了心源性休克的终末期,这时患者出现循环衰竭,周围灌注情况很差,全身脏器也因低灌注而出现损伤,患者经常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出现顽固性心脏骤停。本次专家共识的更新对心源性休克进行了分类和分期,其发布对于临床医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助于临床医生对心源性休克的早期发现、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医脉通:在中国,心源性休克的防治现状如何?您认为,在未来有哪些地方可以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张健教授:心源性休克是心血管病最严重的状态,因此,患者在发生心源性休克时,我们建议将患者送往ICU、CCU进行抢救,国际上可以送往休克中心进行抢救。也就是说,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有一定的医疗条件,这不是一个普通单位可以做到的。

另外,早期识别和诊断心源性休克也十分重要。血压降低、浑身湿冷、皮肤花斑等症状,是我们诊断心源性休克的标准。但当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疾病已经发展到了D期,也就是恶化期,这时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是非常低的。因此,我们还应提高对心源性休克早期症状表现的警惕性,如果患者出现血压下降等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就要高度警惕心源性休克的发生,一旦发生周围灌注不好的情况,比如烦躁不安等兴奋状态、尿量减少或乳酸增高达到2mmol/L等,应尽快对患者进行诊断并积极进行治疗。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是,对心源性卒中患者进行早期识别和诊断,然后送到有条件的地方去进行积极治疗,这也是我们未来需要改进和提升的方向。

GW-ICC专题

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健专访重视心源性休克的早期识别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