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之后,原有的政治实体几乎濒临崩溃,各独联体的新一代统治机构都在迅速凝结,尤其是继承了苏联绝大部分主要遗产的俄罗斯更是如此,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进入了叶利钦时代。由于叶利钦无视俄罗斯的经济现状,盲目的采取了“休克疗法”改造俄罗斯的经济,导致私有化过程混乱不堪,疯狂的贪腐和吞并国有资产不但让老百姓愈加贫困,还造就出了大量富可敌国、难以遏制的金融寡头。
这些寡头巨鳄不但把控着俄罗斯的经济命脉,还一步步把触手伸进了俄罗斯的政治高层,年之后,叶利钦的政府实际上就是寡头集团在控制,他们可以随意撤换总理,推行任何一项他们愿意推行的政策。直到年普京当选,向这个固若金汤的集团发起“寡头战争”,一个又一个的把寡头们送进监狱,或者驱逐出俄罗斯,寡头势力才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则是强大、神秘、忠诚,并不为人所知的权利集团“西罗维基”。
西罗维基是一句俄语,意思就是“强有力的集团”,核心成员都是原克格勃,被称为“普京先生的精兵强将”。其实这些人在以前都混得很差,什么原因呢?你想苏联解体之后,原本最有权势的大部门克格勃是最先被新政府抛弃。在那个大量企业私有化、一切向“钱”看的时期,失去了特权的克格勃成员,肯定是相当失意的。在年,绝大部分克格勃都转业或复员,有30万人被迫下岗。运气好的可以到寡头的公司当个小职员,运气不好的则只能陷入贫穷潦倒,成为社会上最低等的人。
直到年,他们的“同事”普京当选为新总统,让他们找到了信心和希望,于是就团结起来,全力支持普京,重建起往日的荣光,这些人就被称为“西罗维基”。自年苏联解体,到年普京再次当选,西罗维基的政治势力暴涨了12倍,政治高层里的原克格勃成员从4.8%上升到58.3%,由此可见其扩张速度之快。在现在的俄罗斯,有四分之一的官员都是来自西罗维基,超过个主要机构控制在西罗维基的手里,内内阁12个部长,有4个是出身克格勃。
西罗维基之所以能够顺利取代寡头,十几年迅速崛起,并且平稳至今,主要是因为它和寡头集团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第一个原因就是低调,当年的寡头何其嚣张,何其飞扬跋扈,甚至敢在电视直播上直接朝总统叫板。而西罗维基成员由于在做克格勃特工时,培养出了个人操守和忍耐意志,他们往往比一般人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管做到多高的职位,都能保持低调和克制。比如除了必要时期,他们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有大量高层人员甚至连一张照片都没有。
第二个原因就是忠诚,西罗维基的成员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凝聚力异常强大,有着让人生畏的精神力量。毕竟早在克格勃时期,背景单纯、生活简单、团结同志、忠于国家、服从命令就是最基本的条件,所以他们对于普京有着高度的忠诚。而且西罗维基的成员极少有人贪污腐败,有人甚至领到了丰厚的工资,都不知道如何花销。有一件事很能说明克格勃成员的素质,在年8月,有一百多名民主人士冲到克格勃总部,直接捣毁了克格勃创始人的雕像,而当场有名荷枪实弹的特工,却没有一个人前去制止。有人问他们为什么不去保卫自己的权力象征,他们的回答很简单,因为长官没有下令。
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西罗维基不会“反噬”领导,当年的寡头集团因为叶利钦的政策而富可敌国,在得到权势之后,马上就介入政治企图掌控政府。而西罗维基对于权力有着更深的认识,他们知道自己只是权力的工具,而不是权力的争夺者。所以他们能够被领袖绝对的掌控,并且甘于在适当的时候,接受平衡和遏制,毕竟作为一个棋子,是绝对无法和普京这样的下棋高手抗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