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晓光通讯员宋天印
6月27日,是强强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监护室住院的第17天,正在看动画片的他似乎并没有被腿上骇人的伤口所影响。
2岁11个月的孩子,正是玩耍跑跳的可爱年纪,而小小的他,却因一场重大车祸的意外事故,险些失去整个右小腿……
时间回到十七天前——
右小腿损伤程度令人震惊
6月10日下午4时40分左右,一个浑身是血的孩子被担架车推进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他叫强强,只有2岁11月。
“送来的时候,右小腿被简单包扎,腿上包裹的敷料渗血很严重,初步判断是小腿开放性骨折。”首诊医生急诊科主任魏守亮回忆当日初诊情形,他表示,孩子送来时状况很不好,伤口创面失血量大,意识淡薄恍惚、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出现失血性休克。
初步了解情况后,医院医务科主任张振,启动多发伤应急预案,开通急救绿色通道,迅速办理入院手续,抽血化验,随后将孩子送至影像科排除头、胸腹等重要脏器的损伤,并进行下肢x线及CT检查。
张振接到通知后,迅速联系急诊、骨外科、小儿外科、小儿神经外科联合到影像科进行会诊,并提前协调手术人员、备血、术前准备、外供手术器械的消毒等。
20分钟后,孩子送回急诊科,打开腿上敷料的一瞬间,在场的医护人员都被其右小腿的损伤程度所震惊,连手术经验十分丰富的小儿骨科主任医师李光胜都瞬间皱紧了眉头。
只见,孩子的小腿皮肉分离,小腿中段皮肤组织向两边脱落,小腿前侧的肌肉组织所剩无几,碎裂的胫骨和断裂的血管外露,静动脉部分断裂……几位旁侧的医护人员有些不忍地转过头去。
而孩子腿部伤情的严重程度还远不止如此。最主要的是,伤口内还遍布碎玻璃、金属碎屑及汽车漆片。
“伤口污染严重,这意味着手术中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用于清创,手术的难度和对操作的精细度要求非常高。”看到腿部创口的那一刻,李光胜明白,巨大的伤口创面、过度的失血加之严重的感染风险,要想在手术中尽量保留完整腿部组织并非易事,对手术医生的心理抗压和技术是极大考验,但看着这么小的孩子,李光胜在与孩子的家属商量病情时表示:“我们会尽力在保住孩子性命的同时,保住他的腿。”
十天内三次手术保住右腿
在手术准备和术前检查完成后,下午5时50分,强强被送入手术室。
手术持续了5个半小时,其中仅是下肢清创的步骤就用时2小时,还依次进行了小腿血管探查修补吻合、胫骨骨折清创外固定架固定、右下肢VSD持续负压引流治疗。
据介绍,此次手术中共为孩子输血毫升、血浆毫升,这对于年纪尚小体重尚轻的强强来说,几乎相当于全身换血。
李光胜表示,此首次手术主要是进行伤口清创、断裂血管的修复和胫骨的固定,并没有进行骨干的手术,且孩子的肌酸激酶指数很高,肌肉损伤严重,还需进行多次手术。
经过输血抗休克治疗,手术过程中患儿生命体征相对平稳,手术结束后,强强于6点半被送入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监护治疗。
6月15日,术后第五天,强强进行第二次手术,主要是对术中发现坏死的右小腿前侧皮下脂肪组织及残留肌肉组织进行大面积清创,并对股骨骨折部位用弹性髓内针内固定。
6月20日,术后第十天,强强进行第三次右小腿清创。
“此次术中可见孩子右小腿后侧的肌肉皮瓣成活,但小腿中段前侧组织缺损、皮肤血供不良,在清创后我们放了置VSD进行创伤负压引流。”李光胜表示,此三次手术过后,孩子的腿算是保住了,但小腿前端有近4公分左右的皮肤、肌肉、骨骼缺损,且孩子的脚部、腿部功能都出现问题,后续还需要根据孩子自身的恢复情况,进行皮肤覆盖、肌腱功能重建、骨骼移植的手术修复和康复训练。
“黄金一小时”多学科联合成功抢救
目前,强强正在PICU进行术后的监护治疗,小腿后部皮肤已恢复差不多,但骨前径只有皮肤覆盖。据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杨艳辉介绍,一般来说,遭受重大创伤时并非单一器官损伤,需要进行全身排查,但有一些并发症并不是即刻出现的,很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时发性的问题,因此,PICU的她们需要长期监护孩子的生命体征和相关数值,保障孩子安全。
与此同时,重大创伤之后,医院会同时对患者使用镇静药物和镇痛药物,减轻孩子创伤疼痛的同时,缓解他的心理焦虑。
“现在强强的镇痛药已经停了,但在晚上睡眠时他偶尔会突然地惊颤,为了防止他出现严重的应激性心理创伤,我们并没有即刻停止使用镇定药物,还是正在缓慢地减少当中。”杨艳辉说,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这次受创经历是很痛苦的,而她们的工作,是保证孩子生命体征平稳的基础上,尽量缓解他的痛苦。
据悉,从患儿送入急诊室初步抢救到手术室进行手术,包括医务科总领的各相关科室联合调度,都在救治创伤“黄金抢救一小时”内完成抢救,成功地保住了孩子的性命和险被截肢的右小腿。
这得益于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多发伤应急预案与绿色急救通道的设置,同时也离不开小儿多学科联合会诊的综合救治能力。
医务科主任张振表示,医院正在筹备儿科创伤中心,医院建立创伤联盟,通过规范诊疗,医院作为创伤诊疗单位的救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