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改革老人高尚全逝世六次起草中央重要文
TUhjnbcbe - 2025/2/23 23:50:00

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高尚全,于6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作为现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先驱者和亲历者,高尚全一直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受到经济学界的尊敬。

年解放前夕,高尚全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经济系。为了新中国建设需要,他在年提前毕业。彼时,国家正在进行大规模建设,东北是重点。

“我们学校不少人不愿意离开上海,我却特别愿意离开上海,主要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由此,高尚全被分配到了东北工业部机械工业管理局。此后长达30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机械工业系统工作。

直到年,国家体改委正式成立,负责研究、协调和指导经济体制改革。高尚全于同年到这里工作。

“我对计划体制下机械工业的运行情况感触太深了!”高尚全在撰文回忆时的有感而发,透露出这段经历对于此后从事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深刻影响。

之后,他历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所长,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党组成员。从年到年,高尚全先后6次参加中央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其中3次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从计划经济走向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这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转型期。而高尚全关于“商品经济”“劳动力市场”“公有制为主导”等一系列改革建言,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和改革理论的发展。

年10月,高尚全在杭州西溪。摄影/第一财经记者

三次建言

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概念。高尚全参加了该报告的起草。

他曾撰文回忆,当时起草小组中的许多人坚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所以“市场”这两个字不能出现。面对许多“老资格”的反对,他在西苑旅社组织召开了一次理论讨论会,与会专家达成了共识,认为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经阶段。他把这次研讨会的意见汇报给了中央决策者,力陈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突破的时机已经成熟。

最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第一次写进了中共中央文件。邓小平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个“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初稿”。

中共中央第二个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高尚全也参加了这份《决定》的起草工作。在他的极力主张下,“劳动力市场”首次写进中央文件。

按照传统观念,“劳动力市场”与剥削剩余价值挂钩,而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一就是消灭剥削。直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决定》修改稿,还是只提“劳动就业市场”。但高尚全坚持认为,中国要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劳动力和资本是最重要的要素。

另一次极为重要的建言,发生在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当时,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改革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正是由于整个经济体正大踏步地迈向市场化,新旧体制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新兴市场主体的壮大对市场体系、金融体制、投资门槛、国企垄断以及政府职能等一系列体制性障碍提出了新的改革诉求。

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创新点之一,明确提出股份制是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在全会文件起草过程中,高尚全曾两次在起草组会议上发表意见。其中一次是年6月9日的起草小组会议上,他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几个理论问题,其中主要谈关于公有制为主体的内涵。高尚全提出,一是通过实行股份制,发展混合经济。有的可通过上市变成社会公众公司,实行资本社会化;二是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财产组织形式,使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我建议把‘公有制为主体’,完善为‘公有制为主导’或‘国有经济为主导’。十六届三中全会接纳了我的建议。”高尚全说。

“改革开放的重大突破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高尚全在公开场合不止一次地强调,改革不能脱离现实的国情,去一步到位马上解决所有问题。所以我们没有采用“休克疗法”,而是采取了渐进式的改革路线,包括阶段性改革目标的设置,譬如“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出。历史证明,这是睿智且成功的。

力挺华为

年9月21日,高尚全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举行的“与掌门人同行-致敬共和国70周年”主题论坛发表演讲称,“华为从最初从事交换机贸易、到如今发展成如独一无二的全球型企业,经历值得思考。我在年参加十五大报告起草时,有人提出‘华为姓资不姓社’、‘华为的职工持股是没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我对此表示不赞成。”

这场二十余年前的争论,如今早有定论。年,高尚全在参加中共十五大报告起草时,有人给中央写信“举报”华为科技公司,说它姓“资”不姓“社”。理由是华为国家没有投资,是非公有制企业,又搞了职工持股,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之后,高尚全主动提出去深圳实地调研。调研的结果令他兴奋。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以2.1万元起步,国家没有投入一分钱,企业却给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税收和财富,解决了十几万人的就业,职工也分享到了发展的成果。高尚全认为,它恰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后来,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新型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最终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高尚全在上述论坛提出,在华为自主创新的道路上,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理念,是激发这一企业创新的动力。同时,华为的创新是开放的创新,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创新。

对于民营经济,高尚全提出“绝不会离场,而且要越做越活”。对于国有资本,高尚全认为“要做强做优做大,落实中性原则”。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肖耿对第一财经记者回忆,他是年从美国回到香港后就认识了高尚全主任。“当时,高主任是北京负责香港回归有关经济问题的主要领导。张五常教授与高主任当时来往非常密切,我有幸参与了他们两位大咖的许多精彩的讨论。后来高主任创建海南的中改院(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我记得从年开始每年都会在海口见到他。最近一次在海口见到他好像是年,90岁高龄的他还给我发

1
查看完整版本: 改革老人高尚全逝世六次起草中央重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