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凌晨0点30分左右
一小伙在武汉长江大桥下因车祸左腿严重受伤关键时刻路过的4名医学研究生出手相救在为伤者有效止血后火速送医成功挽回一条生命惊心动魄的紧急院前急救
“我才20岁,救救我……”6月16日凌晨,医院(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医学研究生吴志丰、张烨、熊威、朱子敬等4位同学在完成科研实验后,相约到武昌江滩跑步锻炼身体。在武昌临江大道平湖门水厂附近,他们看到人群聚集,并隐约听到一名女性的哭喊声,“有没有医生,救命呀......”
4人立即跑上前,血肉模糊的现场让人不忍直视:一名约2分钟前遭遇车祸的小伙,倒在一大片血泊中痛苦地呻吟。他的左腿从大腿到小腿的肌肉,被直接划开,整个髌骨股骨暴露在外,让围观者不寒而栗。“我们是武汉大学的医学生,让我们看看!”4人表明身份后,立即俯身查看伤情,并合力开展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紧急院前救治。初步判断患者伤情极重,医院很可能有生命危险,张烨同学立即拨打,随后联系医院急诊科,交代伤者病情,请急诊外科医生做好救治准备;考虑身处车流较大的临江大道,为避免二次伤害,熊威同学立即找来警示标志,远距离摆好三角架警示路过车辆。吴志丰同学沉着冷静查看伤情,发现患者血流不止脸色苍白,已出现早期休克症状,判断其肯定有股大动脉破裂导致失血过多。“最重要的是把出血现场止住,医院救治的机会。”一旁的朱子敬同学就地取材,立即抽出腰间的皮带,同吴志丰一起将皮带紧紧扎在患者大腿上方三分之一处,进行止血。4人还不顾感染风险,联手探查伤口,找到伤者大腿股动脉搏动处,同步进行徒手压迫血管止血。一系列紧急处理后,患者伤口的出血明显减少。此时,救护车也及时赶到,4名同学帮助工作人员将患者抬上救护车,并一起送到医院急诊科。入院时,伤者血压已低至60/30mmhg,心率高达次/分钟。分秒必争的5小时手术
“再晚几分钟,救回来的希望就很渺茫了。”急诊科医护立即为伤者建立多条静脉通道,开始止血、输血、补充液体等紧急生命支持治疗,同时开放急性创伤救治绿色通道,对患者全身伤情进行紧急评估并为急诊手术做好术前准备。
赶来会诊的骨外IV科(手足踝-显微骨科)贺斌副教授同步查看患者伤情,患者面色苍白,生命体征濒危,左大腿及膝关节处多个巨大不规则伤口,左膝关节严重损毁,髌骨外翻,股骨与胫骨外露,股四头肌远端完全离断,膝关节呈不全离断状态,创面广泛渗血且伤口内大量污染物,伤口总长度约40厘米,病情非常危重。患者被紧急送入手术室后强化生命支持,紧急输血毫升,手术历时近5个小时,直到6月16日清晨6点半,抢救性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是他们的现场紧急止血等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才争取了手术机会,也为患者抢回来一条命。”从事外伤救治多年的贺斌副教授,为4名医学生的现场精准救治“点赞”。该患者是创伤引起股动脉、静脉大血管破裂后引发的失血性休克,如果不是现场及时止血,后果不堪设想。人体的血容量通常是体重的8%,如果失血量超过总血容量的20%,患者就会出现失血性休克,超过50%后患者极有可能死亡。
日常生活中,小伤口的破裂出血可以通过按压伤口上方“直接压迫止血”。而动脉出血速度最快、危险最大,快速止血是救命的第一要务。如创伤后出血不止,在紧急就医的同时,可以就便使用绳子、三角巾等物品,捆扎出血位置的近心端,起到止血作用。
内外兼修见义勇为
4位同学都是医院(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的级研究生。其中吴志丰是消化内科硕士(导师于红刚教授),张烨是泌尿外科博士(导师刘修恒教授),熊威是整形外科博士(导师叶青松教授),朱子敬是肾病内科博士(导师丁国华教授)。
从左往右依次为:熊威、朱子敬、吴志丰、张烨看到自己能帮助伤者挽回生命,4位同学感觉很自豪。“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我们医院的很多老师,也经常见义勇为,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和示范。”为他们点赞!
湖北发布官方视频号上线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