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因复杂,病毒复制
TUhjnbcbe - 2024/9/8 18:52:00

导语:年以来,我国河南等地的农村地区报告了一种病因不明的发热并且血常规检测伴有血小板减少的感染性疾病,此种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多可见发热、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胃肠道不适,病死率比较高并且目前无针对此种疾病的特效治疗药物,我国开始加大对急性发热性疾病的检测力度。

一、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目前暂未被完全明确,还需警惕

1、发病机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目前暂未被完全明确,但相关研究显示,高度病毒复制对疾病的进展有促进作用,本研究及其他学者的研究中也验证了病毒载量高水平可提示病情较重,与疾病进展至死亡有相关性。研究表明高病毒载量可能导致细胞因子风暴,出现嗜血细胞综合征,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进一步可导致患者出血倾向加重,严重可出现皮肤黏膜出血及脑出血,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有研究提示,免疫反应在疾病进展中的作用不可小觑,例如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调节性T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均可参与炎症反应。

在疾病的进展过程中出现比例失调或异常的表达,从而使得患者免疫功能受损。研究表明确诊患者体内IL-6、IL-10,IL-1RA,IL-1β,IL-8水平升高,有异常表达,研究显示此种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病毒RNA水平相关。严重情况下TNFα和IFN-γ升高,且炎性细胞因子数量与严重程度相关。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机体后,不仅可以活化上述免疫细胞,还可以导致炎症因子扩增,继而可能导致炎症因子风暴,用以清除新型布尼亚病毒,但此种炎症反应的同时可能造成正常细胞、组织及器官的功能受损,常常出现肝功能、肾功能的异常。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高细胞因子血症,死亡组I1β、I6、I8、IL-10、IL-2R、TNA及病毒载量均高于生存组,两组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提示上述细胞因子水平与病毒载量确有相关性,与既往研究基本保持一致。一种天然的免疫细胞,髓源抑制性细胞,可以发挥作用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

一般在病理条件下产生,损害机体正常免疫功能,使得免疫能力下降,导致疾病进展。在各种感染过程中,细胞因子等在淋巴组织或血液系统中大量聚集,机体发生炎症反应,此时MDSCs可聚集在此处,细胞因子则可刺激髓源抑制性细胞进一步发挥抑制作用来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故考虑髓源抑制性细胞参与并加快疾病的发展。

2、病理研究

在对患者淋巴结进行病理研究时,结果提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肿大的淋巴结病理多为坏死性淋巴结炎。另有学者对骨髓、脾脏、淋巴结等组织病理检测,发现部分组织中可见细胞吞噬。

研究表明,新型布尼亚病毒易粘附在血小板上,激活巨噬细胞,从而加强血小板吞噬,因此考虑脾脏巨噬细胞促进循环病毒与血小板的结合,结果导致血小板减少。故考虑患者实验室检查中存在的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可能为细胞吞噬作用所致。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病毒可以感染胚泡或囊泡淋巴细胞,最常被发现于易被病毒感染的肝脏、脾脏、骨髓、肠系膜的淋巴结中或肠系膜淋巴滤泡中,故推测感染和病毒复制可能主要源于淋巴结。肝脏的病理学研究提示患者可出现气球样变性及坏死,肾脏可出现肾小球细胞增生及系膜增生等。

3、预后的危险因素

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各文献报道不一。日本的一项研究表明神经精神症状、出血、低钠血症等将致病情加重,而病毒载量高被认为是决定预后的因素之一。尚有报道提示高龄、病毒载量高、CK和APTT升高为决定预后不佳因素。

也有报道表明,病毒载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国内有对例确诊病例的临床回顾性分析,提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率可达23%,统计学分析提示患者的基线年龄、血清谷草转氨酶水平及血肌酐的水平可能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通过对两组患者各早期实验室指标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患者血清病毒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提示病毒核酸载量对患者预后评估有较大意义,与上述研究基本一致。有研究进行定量的实时的PCR方法检测确诊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患者的新型布尼亚病毒载量,发现病毒载量与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乳酸脱氢酶等有相关性。

研究显示新型布尼亚病毒载量可能是预测预后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当新型布尼亚病毒载量达到一定程度,可能导致患者死亡。韩国的一项研究将气候因素纳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评估因素,以此表明了温度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相关,考虑其为一个独立诊断因素。

尚有研究认为热休克蛋白70可作为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的早期标志。研究中所述患者神经系统表现、APTT水平及病毒载量对数值为疾病预后的影响因素有所区别,但仍提示临床医生需注意患者不断变化的止凝血功能,及时发现患者新发的精神神经系统表现很有必要。

二、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通过抗病毒的药物,对病毒复制产生抑制作用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目前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利巴韦林是一种抗病毒药物,现已应用到新型布尼亚病毒治疗中,它被证明对体外新型布尼亚病毒复制有抑制作用,在体内具有部分作用,是否存在死亡率降低,血小板计数恢复还有争议。

也有报告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前后效果并无差异。我国有研究表明,利巴韦林的早期应用,特别是在病毒载量低水平时效果最佳。尚有研究提示患者在接受利巴韦林治疗时,可出现高淀粉酶血症。

日本学者研究法匹拉韦抗病毒治疗,报道称法匹拉韦在动物中预防及防治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有效,且经基因工程改造小鼠模型中治疗被证明有效。也有学者报道称,血浆置换联合利巴韦林的治疗对进展性的重症患者有一定效果。

但也有韩国学者使用血浆置换成功救治患者的例子,进一步进行实验研究血浆置换并不能降低死亡率。萘磺苯酰脲是一种抗锥虫的药物,有关研究提示其对抗病毒治疗有效,但目前暂无相关人类治疗有效的数据。类固醇疗法是治疗细胞吞噬的疗法之一,必要时可辅助治疗。

上述相关药物治疗、血浆置换、类固醇疗法尚缺乏一定的证据,但对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诊治首要需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降温、抗炎、补充必须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及机体酸碱的动态平衡等,当患者血小板水平降低或凝血功能紊乱是时需考虑积极补充单采血小板或血浆凝血因子等,可加用TPO促进血小板生成。

对于患者白细胞水平下降,可酌情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或其他方式升白治疗。可使用免疫球蛋白进行冲击治疗。由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并发真菌感染的病例并不少见,多个研究中均有相关报道。

故是否需考虑早期采取措施应对可能的机会性感染需进一步探讨。由于现阶段包括日本韩国、东南亚、美国等其他地区或国家均有病例报道,故世界卫生组织较为重视此类新发传染性疾病,部分地区现已经开始对疫苗的研制的相关研究。

结语:综上所述,对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治,暂无有效特效药物。有效的治疗措施仍然应为切断传染源,控制传播途径,减少易感人群。由于本病人群均易感,故在疾病流行季节时,特别是采茶季节,人群应当减少或避免疫区的出入,如有必要,需穿长褂长裤等以减少皮肤或粘膜的暴露,降低蜱虫或其他虫类叮咬的可能。

1
查看完整版本: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因复杂,病毒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