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管理局发布了一则通知:从年5月1日起,20家提供急医院,统一实施急诊预检分诊分级就诊,也就是“急诊分级”诊疗制度。那么,什么是急诊分级?为什么要实施急诊分级诊疗制度呢?对此,人民网科普中国采访了首都医科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李俊红,大家一起听听她是怎么说的吧。
李俊红表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了更高的期许。同时,随着老龄化现象的凸显,医院急诊科的急诊量不断增加,患者在就诊的时候需要排队的时间较长。这不仅影响了患者的就诊体验,而且降低了一些病情真正紧急的患者的就诊效率。举例而言,对于脑卒中、心肌梗死、宫外孕等急症患者,如果能够得到及时的抢救和治疗,其生存率和治愈率将会大大提高,这也是急诊科的意义所在。为了使急诊资源更大地发挥作用,更好地为民众提供服务,更及时地使危重症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急诊分级诊疗制度出台了。“
急诊分级诊疗制度正式实施之后,患者在去急诊科看病时会有哪些变化呢?李俊红介绍,“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患者就诊的顺序将不再绝对按照之前的挂号顺序,而是依据病情的轻重缓急程度就诊。其实,分级诊疗的概念早在年时就有部分应用,医生在实际的诊疗过程中,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重症先治的办法。如今急诊分级诊疗制度正式实施,使医务人员的行为有据可依,这从一定程度上能免去一些不必要的纠纷,提高患者的就诊效率。”
那么,急诊分级诊疗制度中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呢?李俊红介绍了目前广泛采取的“三区四级”分法:
1级、2级为红区。其中,1级为濒危患者,需要立即得到救治,比如心跳和呼吸骤停、休克、明确心肌梗死患者等;2级为危重患者,对于此类患者,往往评估与救治同时进行。危重患者是指如果不能得到即刻治疗,则可能危及生命或出现严重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或在短时间内接受治疗可对预后产生重大影响的患者,比如急性脑卒中患者,或存在严重呼吸困难、严重失血等情况的患者,此类患者往往需要在10分钟内送入抢救室进行救治。
3级为黄区,属于急症患者,需要在短时间内得到救治。急症患者存在潜在的生命威胁,如短时间内不进行干预,病情可能进展至威胁生命或产生十分不利的结局,如轻中度出血、中等程度外伤、头外伤、持续呕吐患者等,医生会在30分钟内对其进行诊治。
4级为绿区,一般属于非急症患者,如小的擦伤、裂伤患者等,患者的就诊时间较长,一般在4个小时以内可以接受救治,如超过4个小时,需要医生进行再次评估。对于此类患者,如果不能马上接受治疗,医生会尽量安抚其焦急情绪,并对其进行宣教,让其了解自身情况。
如果患者在分诊时病情较轻,但在等待过程中病情发生了变化该怎么办呢?李俊红表示,“医生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实时风险评估,比如对于有出血情况的3级患者,医务人员会每半个小时对其进行评估;对于4级患者,医务人员会每四个小时对其进行评估。当然,如果患者突发不适,也可以及时告知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将会采取相应的医疗护理措施。”
此外,李俊红提醒,“其实,很多一般性疾病没有必要直接挂急诊,比如病毒性感冒等,患者可以通过常规的体征指数,比如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来进行自我评估。以体温来举例,对于一般的感冒发烧,如果体温稍大于37.5℃,医院;如果体温大于38.5℃,医院就诊了;如果体温达到39℃,患者可以挂急诊,且一般会被分为3级;如果体温达到41℃,那患者就属于2级或1级患者,需要马上接受治疗。”(韩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