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键指财经
1
在债务旋涡挣扎了两三年后,河南淇县永达食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达食业”)终于迎来了暂时的“轻松”:
年12月14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发布信息,称永达食业破产重整已被淇县人民法院立案。
在当前企业外部经营环境仍在不断动荡的情况下,永达食业进入此等休克疗法,可被视为“利好”。
不过,就在此前的11月16日,淇县人民法院下达民事裁定书,宣告终止河南大用实业有限公司及其9家子属公司的合并重整程序。此举意味着的,大用实业通过重整正式走向重生。
永达食业和大用实业系河南肉鸡养殖行业的“双子星”。年,淇县畜牧局职工冯永山、杜文君辞去公职,联手在当地创办高村牧工商服务公司,经营种鸡、蛋鸡、种猪、饲料等业务。两年后,两人分手,分别创立永达、大用,开始专事养鸡。其后30多年,永达食业、大用实业逐渐成长为国内知名肉鸡养殖、屠宰一体化大型企业,双双晋身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并成为麦当劳、肯德基等跨国快餐巨头供货商,名列河南工业企业强。
但高速扩张之下,由于两家企业都采用重资产、全产业链、高杠杆的经营模式,年开始,受国家宏观调控和国内外市场变化影响,大用实业和永达食业的资金链先后走向断裂,经营管理举步维艰。
无奈之下,年8月,大用实业向当地法院递交了破产重整申请,很快获得批准。永达食业则在苦苦支撑了两三年后,也选择了重整这条路。
公开渠道,我们到现在仍无法获得两家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但年11月大用实业召开合并重整第一次全体债权人会议时,管理人共接收债权申报家宗,申报债权总金额50.20亿元;永达食业呢,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该公司被执行而未履行的债权金额为7.亿元。
本质意义上,破产重整是在法院主持下,对企业的业务、资产以及债务进行重整,帮助企业摆脱财务困境、重新恢复生产运营的一种市场和法律行为。但客观而言,因其关涉各方复杂利益,且要解决企业内外部各种深层次问题,一开始,无论是企业实控人,还是外部公众,对此都持震惊、不解之态度。
当年大用实业破产的消息传出后,在社会上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但到了现在,人们对类似事件已司空见惯。以至于永达食业提请重整,外界的反应是波澜不惊。
破就破呗。
2
大用、永达先后因资金链断裂而走向破产,表面看是因为各自旗下多家公司互相牵连、彼此担保,导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实为中国农业企业传统经营模式已走投无路的典型表现:
“企业过于依赖既往的大工业化经营方式,而没有在满足新的市场消费需求中及时转型升级——拼上游拼了那么年,到头来发现大家在经营模式上逐渐趋同,企业的确不会有多少竞争优势存在!”(参见“好基友”大用集团破产,罪魁祸首咋说也不是人家麦当劳肯德基)
“谁的产业链拉得长、跨界发展走得远,谁的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还不高,谁就越容易出现问题。特别是畜牧养殖类企业,近几年受疫情、市场消费升级等因素影响,企业内外部生态极为脆弱,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几乎难以为继,产生的利润甚至不能覆盖财务成本,这样一来,有不少企业实质上已经病入膏肓。”
“连续多年铺摊子、上规模、做全产业链的结果,必然是‘大而不强、多而不优’,业内专家把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呈现的问题概括为‘精深产品加工比重低’‘生产集中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发展速度放缓’,在越来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面临着不进则退的局面。”(参见《告急!河南农业“龙头斩”》)
“像大用这样传统的以规模取胜的企业,其实是陷入了规模危机。不能洞察消费,不能根据行业和市场趋势的变化系统重构运营体系,不具备战略预见力,盲目乐观,‘大跃进式’的野蛮成长,就是快速死亡的前兆!这是豫企的通病。如果不正视,轰然倒塌还会接踵而来!”(参见杨永华《警告“永达们”:都是“钱多”惹的祸!》)
“布局并掌控全产业链,曾经是中国许多企业的梦想。但无数血的教训表明,在一个越来越强调分工合作的市场细分时代,最终能取得全产业链成功的企业,少之又少。正确的选择或许是在全产业链思维的主导下,针对其中一个或几个关键环节重点“卡位”,专心培养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做到“牵一发而动一万”,这样就容易脱颖而出,立于不败。”(参见《大用之后,救救永达》)
很有意思的是,近几年在写了大用、永达爆雷之后,我们又很快在雏鹰、志元、华英、柳江、科迪等农业龙头企业身上,发现了类似的问题和顽疾,而且,几乎没有悬念,它们一般都在四面楚歌之中被迫走向了破产重整。
但既然是重整,就具有重生的价值。
譬如大用实业和永达食业前些年分别成立的赛福食品(后更名为“链多多”)、美基食品,都致力于鸡肉成品加工、调理品、预制菜肴和团餐的经营,产品创新和市场销售都很不错,属于两家企业的转型力作,但是,因为集团公司的破产和资金链危机,它们先后受到牵连,不但资产、账户被查封,更是影响到生产,一度遭受围堵。
对此,今年1月,我们曾经呼吁:“债权单位,你不一定给企业‘出路’,但一定要给企业‘活路’。尽管企业出问题了,前去查封、保全、处置,是你正当的权益诉求,可是,当你面对着那么多职工的生活保障诉求,当你考虑到你接下来的行为有可能会将企业残存的市场大门彻底关上,那么,这时的你,会不会迟疑、犹豫一下,给企业一次喘喘气、蹬蹬腿、展展腰的机会?”
深层次的原因,很简单:“近两三年以来,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冷酷’的一幕,许多企业资金链断裂,债权单位受恐慌的从众心理的驱使,一拥而上,以诉讼和执行将企业捆得死死的,甚至老板和法人都成了老赖,寸步难行;即使企业再有生产经营和重生能力,此时亦是回天无力,眼看着‘无可奈何花落去’。”(参见《债权人,你不一定给企业“出路”,但一定要给企业“活路”!》)
今年1月,建设银行鹤壁分行、信达资产河南分公司在执行河南链多多食品有限公司、鹤壁北岩科技有限公司、大用控股有限公司一笔本息总额为2亿多元的金融借款案件时,到现场发现前二者用于抵押的房产及土地使用权,“系企业用于正常经营的基本生产资料”“虽经营陷入困境,但企业尚处于正常经营状态。如采取强制评估、拍卖措施,会造成近两千名职工失业,企业停产停业”。
所以,他们根据链多多食品提出的暂缓执行的申请,认为“各被执行人的资产暂不具备处置条件”。也就是说,他们“放过”了链多多,让它保持持续经营状态。
现在,整个大用实业的重整期即将过去,永达食业也将在破产重整的“保护”状态之中迎来自身的喘息期,我们说,它们的命运其实都已经迎来峰回路转(参见《不“破”不立?科迪、豫联、天冠、辅仁、新亚……都已打响“豫企龙头保卫战”》)。
3
截至12月23日,永达食业已经招募过重整管理人,而大用实业也进入了招募战略投资人的收尾阶段——据了解,战略投资人已经进驻企业,大用实业杜文君名下目前虽“股权清零”,但仍然获得了投资人郑重的期权承诺。
这就涉及到破产重整企业一般都要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下,企业的大股东特别是实控人一定要被“清算”到净身出户的地步吗?
这是一个难题,解答它,往往需要实控人和债权人进行长久的协商甚至博弈。不过有一点却是需要认真思考的,离开了原实控人、创始人的企业,真的能脱胎换骨?它们究竟还能走上多远?
以现实案例来看,那些曾经为企业的发展付出心血的企业家,他们经历过兴衰成败之痛,对劫后余生的企业往往会加倍珍惜,如果因失去股权而被“扫地出门”,那么,无论对于哪一个相关利益方,其实都是一种损失。
因为,一次失败不等于永远的失败,做企业,如果离开了一个管理者长久形成的感情、经验、核心能力,那么,这样的企业即使注入再多的资本,即使再次获得轻装上阵的机会,那么,接下来要走的路,仍然会充满诸多不确定性。
比较圆满的结果,是给那些仍想把企业当儿子养的老板,留一部分股权和话语权,让他们在后半辈子也获得“重生”。
我们身边其实有太多的企业家,尽管过去有这样那样的短处乃至不堪,但风风雨雨几十年过后,仍然对农业产业情有独钟、毫无悔意。
可现实毕竟是残酷的,一代人终究也要老去。面对着企业重构重生的铁律,一定不会是所有人都可以重头再来。目前,发生在河南农业产业界的整体性大震荡,正让我们集体性失去这宝贵的一代创业者!
其主要征状,就是因资金链断裂、失信、资产查封乃至破产所带来的企业家精神的衰落、企业创新的凝滞和企业发展的受挫。
所以有人会发问:闯劲尽失、神坛跌落、闻风而逃,中国企业家群体怎么了?
这的确是一个严重时刻。
距离年11月刊发《告急!河南农业“龙头斩”》已整整过去了两年。两年中,我们是眼睁睁看着那些曾经点名的企业一个个滑落深渊,而外界无论哪一方面对“救救永达”“救救辅仁”“救救众品”“救救科迪”的声音,几乎都无能为力。
这是时代困境;我们身边那么多的企业,注定要有此一“劫”。好在还可以坐下协商,好在还可以破产重整,若干年后,如果我们能以平静地眼光来看近两年所发生的这一切,那么我们也许会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该来的不是都来,该过去的不都过去了吗?一部分“个体”的倒下和牺牲,不就是沧海几粟?
可是,一定会有什么比较深刻的变化,在我们容易忽略的地方发生了。比如整个产业发展模式的更迭,比如企业家经营理念的革新,比如一代新人换旧人——是啊,它正是以一代创业者的离去,以一代企业家身上激情、力量的丧失为代价而发生的。
不是吗?尽管我们曾经挑剔过他们、批判过他们、责难过他们,可最终还是会发现,我们和他们其实是同类,有的时候,我们甚至会因缺乏像他们那样的勇气、躬行以及反省,而在未来面前束手无策。
而这,将是我们所有人的严重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