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左一张圣道、左二申耀宗、左三史济湘,右一张阳德
右二林言箴、右三傅培彬、右四佘亚雄、右五徐荣楠
傅培彬(-),江西萍乡人。我国著名的外科学家、医学教育家、国家一级教授,医院原院长、大外科的奠基人。
年日军侵占上海,正在比利时鲁汶大学医学院学习的傅培彬胸怀爱国之心,毅然中断学业,回国参加救亡工作,战地救护中由于外科医生紧缺,他决定把自己的专业从儿科改为外科。年,傅培彬毕业并获医学博士学位,年搭乘二战后第一艘欧洲驶往中国的货轮,回国报效祖国。之后,医院(医院)外科主任、上海第二医学院外科教研室主任、医院顾问、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副会长、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他也曾当选第3届、第5届、第6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天主教知识分子联谊会名誉会长。年起,傅培彬先后3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傅培彬一生忠于医学、敢于创新,在外科各领域都作出了开创性贡献。20世纪50年代,号召重视与外科有关的基础科学研究,注重外科消化道疾病的治疗研究、提出中毒性胆管炎的休克病人应抓紧时机作胆道引流、总结推行胃肠道一层内翻吻合法,被国内广泛采用。年,在国内率先行无名动脉瘤切除并开展同种异体动脉血管搭桥移植术。年,开展主动脉瘤、主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参加“i型人工心肺机”的研制。在国内首次使用冷冻干燥同种血管重建。年,与董方中主持组织抢救大面积灼伤工人邱财康获得成功,使灼伤治疗跃居世界先进水平。20世纪60年代,提出肿瘤扩大根治术概念,对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根治的手术方式加以改进,术后5年生存率接近世界先进水平;20世纪70年代,提出外科手术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生存率由接近于0提高到70%左右;20世纪80年代,创立“以胆石剖面结构及化学成分为基础的分类法”,该分类法于年被定为全国调查胆道结石的分类标准。
“爱与忠诚”是傅培彬传授给医院大外科的灵魂——爱组织,爱器械,爱病人,是著名的傅氏三爱,冬天在为病人做体格检查时一定要搓热双手、为农村老妇洗脚、手术中为病人献血再重新换上手术衣上台等故事对他来说却是再平凡、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傅培彬极其重视医学教育和青年医师培养,医院外科学教育工作,历任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系统外科教研组主任、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一部外科学教研组第一主任、上海第二医学院外科基础研究室主任等。他常对学生们说:“你们学了本事并没有完成任务,要把你们的知识和经验教授给学生,让他们也掌握才算真的成功了。”他在严苛的教学模式下对学生倾囊相授,为医院外科学科培养了诸如史济湘、林言箴、张圣道、佘亚雄等一大批杰出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傅培彬还出版多本著作,主持编写第一版《外科常规手册》、中国第一部《血管外科学》等,并在国内外著名杂志上发表余篇具有很高科学价值的学术论文。
傅培彬在国际学术界也享有崇高声誉。年,被比利时家医学会授予外籍荣誉会员称号。年,被法国巴黎外科学院吸收为外籍会员。年,被法国外科学会授予荣誉会员称号。年,被比利时国王授于骑士勋章。
(上下滑动查看)
佘亚雄,小儿外科学家,我国小儿外科奠基人之一。曾任上海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在他的倡导之下,年上海第二医学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小儿外科专业。
我的良师益友
杰出的外科学家傅培彬
(发表于往期《医院报》)
年当我还是一个初中学生时,就认识傅医生了,那时他在比利时鲁汶大学医学院就读。我们同住在一座中国学生宿舍楼里,从一开始我们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青年傅培彬
助人为乐
傅医生像大哥哥一样对待我,无论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对我都非常关心照顾。他对中国去的同学都热情帮助。有些新从国内去的留学生,外语不熟练、生活不习惯,学习遇到什么问题,他只要获知,总是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当然有“求”更是必应。所以同学们都乐于与他相处,尤其是生病时,都要去找他,那时他虽然还是医学院的学生,但已是同学们的保健医生了,而且常常都是他掏钱买药、送药。记得有一年暑假,我的手受伤感染,医院请他的老师替我做手术,以后每天替我换药直到痊愈。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比利时食物严格配给,有一位姓杨的留学生患重病而手术,孤独地住在宿舍里,傅医生总是将自己的一份节省下来,每周从自己工作的那个城市坐火车到鲁汶,并亲自为杨烧煮、护理和做好清洁卫生大扫除。
医院部分医生合影
(第一排左起:5傅培彬6魏月华7吴云瑞;第二排左起:1王瑞文3唐士恒4齐家仪5沈永康6沈锡元7王耆令8佘亚雄;第三排左起:2朱仲刚3邝安堃5徐福燕6程一雄)
成绩优异
傅医生天赋很高,学习很努力。他的学习特点是力求透彻理解,年终考试每列优等。他对各项作业极为认真,常为各师长所夸奖,他的实验报告和病史有些被科室留下,作为示范资料,给以后的班级参考,我作为低班生,遇到困难不懂之处向他请教,他总是谆谆讲解。傅医生一贯镇定自如,就像他在手术台上为病人手术时一样,从不慌张;我回忆他那时在大考前夕,当别人忙于开夜车复习,他却从容地去看一场电影,并且很早就寝。
爱国辍学
在年抗日战争爆发时,傅医生刚读完五年级,还剩下二年,但他毅然放弃学习,要回国参加抗日救国,不少同学为他惋惜,劝他毕业后再回国,他表示现在国难当头,是为国效力之时,虽说不能做一名好医生,但就已有的医学知识至少可以做一个好护士。回到上海后,就参加了某救伤团体,但上海沦陷后,傅医生却染上了伤寒症,住在医院治疗。并于年初重返比利时,继续就读,他曾告诉我,他原想插班进震旦大学完成学业,但受到当时法国教授的刁难,没有被接受,当时我对他说震旦大学不收你做学生,将来你回去做教授,我这句偶然说的戏言,果然应验了。
誉满全城
年大学毕业后,傅医生进入alost市一位有名医院工作,直到年,在夏秋之际回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也经傅医生介绍到该院去进修,我在该院听到谈起傅医生真是有口皆碑,一致赞扬他那体贴无微不至的服务态度,他精细认真的高水平的医疗质量,和睦友好的同事关系等等。在我逗留于alost市的几年中,在饭馆、商店、朋友家不知有多少人向我问起傅医生,称赞傅医生,好多次有市民和老病人找上门来,因为他们听说中国医生又回来了。不错,在年当该院的老主任去世以后,他的接班人,傅医生的老同事,曾高价邀请他回alost合伙重振该市的外科事业,但是傅医生一心为祖国人民服务,拒绝了外国的高工资和优裕的生活,而留在国内了。在alost这个7万人口的城市,在7年的外科生涯中,傅医生不知留下了多少深刻怀念他的病人和朋友。
学渊术精
傅医生来到上海后,人地生疏,初期屈身于杨医院工作,至年进入医院后,才能一显身手。根据战前欧洲的传统,外科范围包括甚广,因而傅医生的学识技术也就相当全面。在解放前后的几年里,傅医生在医院非但开展普外科,而且妇科、泌尿科、小儿科,骨科,甚至麻醉都做。傅医生能做许多手术,连当时国内很少有人做的硬膜外麻醉,他也亲自操作,并教会我们大家做,直到接近50年代中期,外科才分出各专业科室。傅医生是医院外科的创业先锋,是上海和全国的一位杰出的外科学家。
年,傅培彬被比利时国王授于骑士勋章
一百多年的时光里,瑞金(广慈)走出的名医大家灿若星河。他们身着白衣,救死扶伤;他们心中有爱,仁慈为本。生命有崖爱无崖,他们心怀医学局限之上的慈悲,在减轻病痛的同时治愈心灵,将爱与希望带给病家和社会。今年是医院建院周年,我们特推出“名医手记”“名医故事”专栏,共同回顾医者大师们曾亲笔撰写的文章,感受他们对祖国、对人民、对医学事业最深沉的爱。
编辑:温兆琦
上观号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