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艾叶扶阳祛湿、理气活血
艾叶,又名艾蒿、艾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温阳、理气血、驱寒湿、止血安胎等功效。
常用于虚寒性的月经不调、经血过多、崩漏、妊娠下血、腹部冷痛、菌痢、黄水疮、鼻炎等症;有止咳、平喘、祛痰、抗菌抗过敏、镇痛、止血等作用。
艾草的药用,在我国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作为药物正式记载始见于南梁陶弘景的《名医别录》,该书对艾叶的药性理论做了较全面的论述:“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生肌肉,避风寒,使人有子……艾,生寒熟热,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本草纲目》记载其以叶入药,性温,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有回阳气、理气血、逐寒湿、暖宫寒等功效,成为施灸的最好原料。
艾叶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
艾叶炒炭可止血,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带下,妊娠胎漏,如胶艾汤。
艾叶研细末做香囊,可以防流感。
艾叶燃烧烟薰可预防疫病,消毒空气,是自晋朝葛洪以来历朝历代防疫重要手段。
艾叶可食用,可炒鸡蛋、蒸包子、包饺子、烙饼、熬粥、做茶等。
家中有艾叶可驱蚊、防蚊虫叮咬。
艾灰有特殊作用,之后还会有专门论述。
艾叶是祛湿作用很强的药物,古有“艾烟寻水”故事,讲的是古代行军打仗时,千军万马随时需要水,假如就近发现不了水源就将随车带的艾草集中点燃,观察烟的去向,艾烟向有水的方向飘去,且往下渗透的艾烟就会随水一同蒸发升腾,这时军队找寻水雾冒出来的地方,深挖下去就可以找到地下水源。艾草喜高山阳面临水的地方,古中医据此推断艾草祛湿。
2
灸火治百病、延年益寿
自古以来,针对灸火选材亦有所讲究,《隋书经籍志》所载《黄帝针灸虾蟆经忌》已有记载:“松、柏、竹、橘、榆、枳、桑、枣等八木不宜作为灸火”之说,因为其对人体有所伤害,所以逐渐被淘汰,但桑树灸在后世亦有用之者。槐木火灸,病疮易瘥,但艾叶熏灸则疗效最著,故以后才逐渐多用艾叶来代替其他灸疗。
古之将艾草称之为冰台,有“冰台取火”典故,《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故艾名为冰台”。
艾灸疗法在春秋战国时代已颇为流行,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脉法》《武威汉摹医简》中均作“久”字。“久”以后演变为“灸”字。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曰:“灸,灼也,从火”。从甲骨文字形的研究考证,现代胡厚宣认为,“我释床,亦即庥字……字当象一人卧病床上,从木象以火艾灸病之形”。
灸法已在殷代出现。灸字由“久”和“火”两个字组成,“久”的意思是指“时间长”,“火”是象形字,指物质燃烧后发出的光和焰,所以最早的“灸”字可理解为“长时间用火烧灼”的意思。
灸的适应证,起初主要是用于治疗寒证的。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北方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唐代王冰注:“火艾烧的,谓之灸焫”,用这种烧灼疗法治疗“藏寒生满病”是颇有疗效的,以后逐渐发展为治疗全身不同性质的多种疾病。
《左传》成公十年(公元前年)载,晋景公病,延秦国太医令医缓来诊,医缓说,“疾不可为也,病在盲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这里说的“攻”即是灸法,“达”即是刺法。
艾草燃烧用于灸法,其温热刺激能直达深部,经久不消,而普通火热,则只觉表层灼痛,而无温煦散寒之效。
古人将太阳称为天之阳,艾称为地之阳,艾灸之火力,正是借太阳之火力,驱散机体的阴寒之邪。万物生长靠太阳,生命以阳气为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
艾之火是纯阳之火,具有走三阴、通十二经之功,灸火连续燃烧,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经络,而经络内连脏腑,能使阳气通达五脏六腑。
《扁鹊心书》也说道“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就是要我们用艾灸之火,来补充我们身体的阳气。
灸火的热力,施治于穴位,温热流通于经络,犹如阳光普照,阴霾四散,大有阳和之功,而成温阳散寒、养血通脉、补骨益髓之效而愈病。
尤其是关元穴、神阙穴、命门穴,位居下焦真阴真阳之处,就有温热之气,能直达精宫以助元阳。
正如《红炉点雪》一书中讲到“火有拔山之力”,“若病欲除其根,则一灸胜于药力多矣”,还指出“若年深痼疾,非药力所能除,必借火力以拔之”。
“灸治百病,火力之功,无病施灸,延年葆和”
“灸用太阳之精,火力也。其火必可透肌入脉而不燥伤人始能用之。能引火力之物颇多,道家炼丹之锭方多性烈,不宜常人,医言灸法之正,必以艾灸之火”
“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灸补元气,取穴重在脐下,真气始动之地,任脉承任阴血,用之阳火,可免燥补之弊”
“一年辛苦唯三百,灸取关元功力多,健体轻身无疾患,彭纎寿算更如何”
“古人灸法,本无一症不可治,艾之大勇,唯此最多”
以上这些都是古医书中对艾灸功效赞美。
艾草为百草之王一说绝非空谈,艾草在先秦已是重要的常用药物。《王风·采葛》就是一首讲采药少女故事的诗歌,“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中采葛为织布,采萧为祭祀,采艾为治病。
《孟子·离娄》载:“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春秋外传》有“国君之艾,大夫知艾”等记载。《庄子·杂篇·让王》有“越人熏之以艾”之句,则是艾灸的较早记录。
清末道光帝之前(年)上至王侯将相、下至黎民百姓都喜以艾治病。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灸法专著《曹氏灸方》是三国时期曹翕(曹操之子)所撰写的;《宋史》记载“太宗病亟,帝(指宋太祖)往视之,亲为灼艾”。
而且唐宋时期出现了以施行灸法为业的灸师,唐韩愈的《谴疟鬼》诗云:“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描绘了大炷艾灼的场面。并有《灼艾帖》《灸艾图》面世。
艾灸养生例子莫过于宋窦材《扁鹊心书》介绍“绍兴间刘武军中步卒王超者,本太原人,后入重湖为盗,曾遇异人,授以黄白住世之法,年至九十,精彩腴润。辛卯年间,岳阳民家,多受其害,能日淫十女不衰。后被擒,临刑,监官问曰∶汝有异术,信乎?曰∶无也,唯火力耳。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炷,久久不畏寒暑,累日不饥。至今脐下一块,如火之暖。岂不闻土成砖,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也。死后,刑官令剖其腹之暖处,得一块非肉非骨,凝然如石,即艾火之效耳”。
我曾治疗一例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湖北武汉人,67岁,盆腔广泛转移,在门诊诊治病情稳定,其女有严重痛经,每月有二十余天痛不欲生,常一头撞墙缓解疼痛,延请鄂沪京诸多名医无效,我查其上臂肌肉,瘦小无力,予健脾为功。
时值年3月初,武汉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无法来京诊治,病情加重,压迫输尿管,无小便,肿瘤部位很痛,双下肢水肿无法走路,急需手术缓解,因瘤体太大病情危重不敢手术,我告诉其女儿,加强艾灸气海、关元,每日4-6小时,数日后手术,肿物约20cm大小,出血量很少,已备ml血液未用,家属甚是感激。
我还曾经多次用艾灸治疗休克昏迷,屡屡获效。艾灸绝不是简单养生为用,在危急重症也发挥重要作用。
李时珍父亲李延文撰《人参传》《蕲艾传》,其比较人参与蕲艾,说“艾有参之功,参无艾朴实之德”,艾草有人参回阳救逆、补气补血、升阳举陷的作用,而人参没有艾草朴实惠民、普世传播的实用价值。
艾草虽易得,也尊为仙草、活人之草、百草之王。艾火当为圣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