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大医精诚情暖三晋山西新闻网
TUhjnbcbe - 2023/9/6 21:32:00
治白癫疯多少钱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ks4611/

“环境好,服务细,就诊方便,好多疑难杂症也能解决了!”近两年里,如果医院,相信也会有和太原市民周女士一样的感受。这所有的变化都得益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全面推进,得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多名专家的长期入驻。为让山西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高水平的诊治,他们怀揣医者的梦想和责任,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带着技术、带着理念,从武汉来到太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暖心之歌。

在8月19日第四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8月16日到18日,山西晚报记医院,感受他们的无私,聆听他们的故事,体会他们的博爱。

器官移医院综合实力

主题词

不惧严苛实力增

受访专家

曾凡*,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

年6月10日,医院正式获得肾脏、肺脏、胰腺器官移植资质;7月5日,完成首例肾移植手术;7月26日,成功完成两例儿童肾移植手术;8月14日,已经完成10台肾移植手术(8名成人、2名儿童)……

这是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一个多月来的成绩单,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医院常驻专家、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曾凡*教授、执行主任王振兴教授团队的无私付出。

说起曾凡*教授,在我国器官移植界可以说是赫赫有名,他经历了我国器官移植的开创及发展阶段,是我国第一代器官移植方面的专科医生,多年的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肝、肾移植领域。因在移植外科技术创新和优化术后管理方面亦成绩斐然,曾凡*被业界誉为“手术天才”。截至目前,仍有很多肝肾移植手术改良创新,由他独创。

经历了6年的肌酐异常升高、1年多肾透析后,7月5日,薛先生终于等来合适配型的肾脏。为确保手术的成功,医院常驻专家、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曾凡*教授、执行主任王振兴教授带领的团队,联合麻醉科、手术室等多个科室,就患者的术前评估、手术所涉及的药品器械的准备、术后的管理进行了仔细的讨论,制定了精细的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曾凡*教授主刀,一边手术,一边给助手们讲解肾移植手术中的关键环节,仅用了一个多小时,完美完成手术。

曾凡*介绍,器官移植是一个比较高精尖的手术,被称为21世纪的“医学巅峰”,医院和一个地区的综合医疗水平。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器官移植各项技术在我国已非常成熟,医院,是中国器官移植的发源地,年开展首例肾移植,到现在的第多例器官移植手术,移植水平位居世界前列。这个手术难度虽然不是很大,但对于医院来说却是新的突破。

7月26日,曾凡*主任团队成功为来自河北、湖北的两名儿童在我省完成肾移植手术,现已康复出院,真正体现了医院器官移植中心的技术水平。

器官移植中心是医院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重点打造的“三大医学中心”之一,依托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这一国内最强的器官移植平台,在完成现有资质器官移植手术的同时,继续申报肝脏、心脏、小肠移植资质,争取成为山西省唯一一所可开展所医院,在2到3年时间里打造山西最好、全国一流的器官移植综合平台。

频频引进新技术让各种疑难病例得到有效救治

主题词

攻坚克难求创新

受访专家

蒋建刚,医院心内科主任

“不用打电话,直接去导管室找吧,他准在那儿。”山西晚报记者想要联系采访蒋建刚时,科室里的医生护士都这样建议。果然,记者在导管室见到了他。“除了周二、周四上午的出门诊时间,如果没有其他特殊情况,我不是在去导管室的路上,就是在导管室指导大家做手术。”蒋建刚笑说同事们判断得没错。

在大家眼里,蒋建刚对技术的热爱、执着到了近乎“忘我”的地步,经常是一早扎进导管室,到了晚上才出来,午饭基本都是让人打包送过去。

今年3月,23岁的刘先生突然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随后又出现了咳血,而且稍微使点劲儿,就觉得自己出不上气,医院,都没有弄清楚咋回事,心衰表现却越来越明显,还出现了肺动脉高压。结合刘先生的病史及各项检查结果,蒋建刚分析认为,其心衰或许和冠脉血管病变或肺动脉血管病变相关。然而,冠脉造影术及右心导管检查显示,患者冠状动脉及肺动脉没有严重病变,还是不能解释其心衰症状。找不到病因就意味着不能对症治疗,患者病情就得不到缓解和改善,这让蒋建刚及其他医生都陷入沉思。“从硬件条件来看,山西省内确实已经没有更先进的心脏方面的相关检查,如果想进一步确定病因,只能建议患者到北京、上海等医疗发达地区就诊,但患者身体状况堪忧,根本无法承受长途旅行的风险。”蒋建刚说,在这样的危急关头,他决定尝试心内膜心肌活检技术,就是将心肌活检钳插入心脏,采取心内膜心肌组织做病理检查的一种新的介入性诊断技术。“因为心脏结构复杂,各部位心肌厚薄不一致,内部密布血管及电传导束,操作稍不慎就会导致心脏出血、穿孔、心跳骤停甚至死亡,操作难度非常大,所以省内一直没有引进。”但是,蒋医院有过实操经验,这让患者的诊断看到了希望。手术进展非常顺利,心内科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对刘先生进行局部麻醉,穿刺右侧上肢动脉血管,并在影像设备的辅助下,将导管送入心脏内,7通过活检钳于左心室心尖部及间隔部成功采集到2块心肌组织,进一步明确了刘先生的病因,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后仅仅一天,刘先生的病情就被迅速控制,之后逐步具有生活自理能力。

今年6月,29岁的李女士因为“暴发性心肌炎”生命垂危,虽然急诊科医生拼尽全力进行了抢救,但患者心脏功能仍然极差,短时间内逆转可能性极小,于是,在心内科、急诊内科、导管室、麻醉科医生的通力协作下,成功为李女士安装了临时起搏器,李女士的心跳终于得以维持。但李女士又出现了心源性休克。危急关头,蒋建刚团队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代替”了她的心肺功能。经过4天心脏“休眠”,终于把李女士从*门关抢了回来。这也是省内心内科此前没有尝试过的治疗手段。

此外,在蒋建刚的指导下,心内科还在全省率先开展肺动脉狭窄的肺血管介入手术治疗;开展了全省首例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消融术;首例在腔内超声指引下行左心耳封堵治疗;与神经内科协作,筛查卵圆孔未闭患者,开展卵圆孔封堵术9例;完成省内首例房颤消融+房缺封堵一站式手术……

精益求精为三晋女性健康保驾护航

主题词

毫不利己专利人

受访专家

李天,医院妇产科主任

8月17日,山西晚报记者见到了李天:“今天手术比较多,等会儿还得上台,咱争取快一点儿。”医院常驻专家里唯一的外科女医生,她每天穿梭于手术室和病房,多的时候一天要做6台手术,从早晨8点到晚上8点都在手术室,从手术室出来还要再返回病房看看住院病人的情况,苦口婆心地嘱咐注意事项,回到办公室又在思考:医院妇产科这一全国专科排名前三的医疗、教学、科研等优势全部移植到医院。

今年8月,产后1年的李女士因阴道出现不规律出血前来检查,30岁的她一直觉得身体不错,也完全没有体检意识。不想,检查结果显示:宫颈上有一个巨大肿瘤,而且这个肿瘤已经不适合直接手术。突如其来的病变让李女士陷入无尽的痛苦中,自己这么年轻就患上恶性肿瘤,孩子才1岁,还急需母亲的照顾,她感觉整个世界都蒙上了一层灰。

这一切,李天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这种不适合做手术的宫颈癌患者,常规的治疗方法就是去放、化疗,但是放、化疗后病人的生活质量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经过缜密的分析、讨论,李天和她的团队决定用新辅助化疗的方式,先让李女士的宫颈肿瘤进一步缩小,然后再用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切除肿瘤,最大程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手术非常成功,对于李女士而言,一个崭新的人生正在向她招手。

今年56岁的张女士,来自忻州原平。30年前,她在老家生孩子,请村里接生婆帮忙在家分娩。由于卫生条件差、没有正确接生,在女儿出生的那一刻,张女士的会阴重度撕裂,之后的30年一直大便失禁……医院,都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女士听说医院有来自武汉的妇产科专家坐诊,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李天。经过一系列检查,李天发现,张女士的这种病非常罕见,肛门、直肠和阴道完全贯通,直肠肠腔外露,组织损伤严重,手术难度较大。而且此手术切口是污染切口,术后可能发生伤口感染、化脓、愈合不良等问题,所以对手术水平和术后护理要求都非常高。

经术前讨论,制定严格的手术方案后,李天团队为张女士进行了会阴陈旧性裂伤修补术+肛门成形术,手术非常顺利。术后1周,张女士就能自主排便,恢复了肛门括约肌功能。

李天介绍,妇产科医生每天面对的是柔弱的女性,她们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她们的健康牵系着背后整个家庭的幸福,所以就要求我们治疗方案更细致,手术也更精准。

近一年时间里,医院妇产科的强大依托,李天带领全科开展了20余项新技术新业务,内容涵盖了四代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妇科肿瘤根治术、产前筛查与诊断、家庭化产房、宫颈疾病精准筛查等省内首家、国内领先的新技术、新业务。

规范化治疗让肿瘤患者少走弯路少花钱

主题词

德艺双馨为病人

受访专家

张孟贤,医院肿瘤中心主任

“这个主任我找过他,人很好,说实话,武汉人。”“医德好,医术高,非常善良的一位主任。”8月9日,医院肿瘤中心视频号正式上线,评论区里,不少网民留言,为出镜的中心主任张孟贤点赞。曾在该中心住院的肺癌患者王先生也向山西晚报记者坦言:“医院,每个医生说的都不一样,他们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试图说服我使用他们所擅长的方式来治疗,但没有一个人明确告诉我,哪一种方式对我来说是最好的,直到见到张主任,我才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也切实感受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8月16日上午,在该院肿瘤中心见到张孟贤主任时,他正带着医护人员查房:“患者什么情况?”“怎么治疗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治疗方式?”……和印象中查房的“画风”截然不同,张孟贤询问的对象不是患者,而是主管医生,他会仔细询问每一名患者的病情及治疗策略,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建议,对于一些可用可不用的药品更是明确指示:“这个药就不要再用了。”每有患者提问,张孟贤都非常耐心地给予解答。从病房出来,身后的医生有的若有所思,有的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刚被询问的医生则明显放松许多,好像刚刚经过了一场大考。“对于我们来说,每一次查房,都是一种学习,也生怕自己有什么纰漏。”一位年轻医生坦言,在张孟贤的严格要求下,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滥用药物的现象明显减少,直接受益者就是患者,治疗费用明显下降,大家的满意度也明显提升。

统计数据显示,肿瘤中心去年全年住院患者较年增长37.8%,放射治疗人次增加40%。今年上半年较去年同期出入院患者增加40%以上。数据变化的背后是对标同济的观念转变、技术提升、服务优化、人才培养等。“对于患者而言,都希望得到规范、有效的治疗,肿瘤患者尤其如此,他们的治疗周期相对较长、治疗费用也相对较高,如果能够得到规范化的治疗,不仅能够减轻病痛的折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压力。所以,自去年3月肿瘤中心成立以来,我们最核心的管理理念就是希望每一名肿瘤患者都能享受上规范化的治疗,这不仅是对我们技术水平、医疗环境、设施设备的考验,更是对我们诊断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考验。”张孟贤以肺癌患者为例,详细介绍了其中的蹊跷:“在治疗时,对于早期病人、晚期病人的治疗方案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分期不明确,比如有些局部晚期的患者,可能通过放疗、手术这些手段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可医生如果因为专业局限,给予错误的判断,把他当成晚期病人,通过药物来治疗,不仅费用会比较高,效果可能也不好。”

正因如此,为能给每一位肿瘤患者提供最佳的个体化诊疗,肿瘤中心自成立以来,特别注重多学科间的协作,先后牵头成立肺癌MDT协作组、胃肠道肿瘤MDT协作组、脑胶质瘤MDT协作组、妇科肿瘤MDT协作组、泌尿生殖肿瘤MDT协作组、头颈部肿瘤协作组、免疫不良反应MDT协作组、肿瘤微创治疗MDT协作组,同时还启动了山西省肿瘤免疫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全国肿瘤患者营养指导中心建设项目、医院Ⅲ期肺癌规范化诊疗中心,实现各科资源和优势的最大化整合,医院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

以疑难罕见病为抓手打造临床科研型优质团队

主题词

专注科研搞提升

受访专家

谢敏,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我是今年6医院来到山西的,负责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工作,因为我是湖北人,怕带口音,所以在门诊、查房时,我总会把语速降下来,让病人能听得懂。”谢敏主任在采访时认真而专注。

谢敏介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刘先胜副院长的带领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医院先进的思想理念、技术水平及优秀管理模式的植入,科室已经步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快车道,各项医疗指标都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呼吸危重症和呼吸介入已经达到山西顶尖、全国一流水平。科室分成慢阻肺、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疾病、肺癌与呼吸介入、呼吸危重症、肺血管病六个亚专业,分设学术带头人,制定发展目标及学术规划,还扩建完成了重症监护室,一支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有较高工作能力的专职高水平的医疗护理团队日夜守护着患者安康。

出诊时,谢敏主任经常发现好多病人医院没有很好的效果,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有及时准确地对疾病进行诊断,还有很多呼吸系统罕见病、少见病有误诊。

今年70多岁的李大爷经常咳嗽、喘气,医院诊断为慢阻肺,每个月都得住院一段时间,出院后没多长时间就又复发了,反反复复好几个月,最后经人介绍找到了谢敏。

谢敏发现李大爷的喘和慢阻肺的喘有些不一样,而且嗜酸性粒细胞极高,远超慢阻肺嗜酸性粒细胞值。排除了寄生虫感染,多方面的线索指向了一个呼吸系统的少见病——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经过CT、支气管镜和特异性血清学等辅助检查,李大爷被确诊为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因为多年专注于科研以及临床转化,谢敏很快联想到,国际上一种先进的靶向疗法对这种疾病有疗效。经精准施治,李大爷很快就康复了。

在谢敏看来,诊断疾病要像警察破案一样,一定要专注,排除一切干扰因素,剥茧抽丝,一步一步,最终才能确定是什么疾病。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少见病,但是,中国人口基数大,整体病人的数量也不在少数。此病症状重,发病频繁,如果诊断不清,就没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来医院近两个月,谢敏对每个病人、每种疾病都仔细分析,对比对照,当她了解到山西还没有针对呼吸系统的罕见病门诊,以至于很多罕见病患者求医无门时,她忧心不已:“这些患者往往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涉及人体多器官、多系统,再医院专科医生对罕见病的诊治均缺乏足够认识与经验,故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诊治难度很大,高误诊、高漏诊、用药难,给呼吸系统罕见病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于是,在谢敏的倡导下,医院成立了我省首个呼吸罕见病门诊。

谢敏在呼吸罕见病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正在开展呼吸罕见病的规范化诊治以及相关的临床研究,培养了一批有实力的呼吸罕见病研究的骨干队伍,制定了一系列呼吸罕见病规范的诊疗流程,同时制定合理的、规范的、个体化的诊疗方案,用精益求精的医术、严谨求实的态度为山西省呼吸罕见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提升服务理念把高端优质患者留在本地

主题词

瞄准高端看愿景

受访专家

陈园,医院综合医疗科主任

说到综合医疗科,很多人不解,这是个什么科?主要看什么病?医院好像也没有见过。的确,这是医院医院合作共建区域医疗中心的特殊“产物”,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打造优质的服务体系、一流的技术水平、温馨的就医环境,形成“院中院”的管理模式,让一些老年高端患者不出省就能够享受到“VIP”的就医待遇。

8月18日上午,山西晚报记者见到陈园时,他正和人事处负责人电话协调用人的问题。“我们的综合医疗科是在原来全科、老年科的基础上重新组建的,也相当于是把两个科室合并了,按照现在的布局,虽然只占了两层半楼,人手就明显不足,将来我们还要再建一个综合楼,总共10层,到时候,分科会更细,而且要求有一些特色诊疗模式,这更是对我们的人员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大楼还没开工,但从长远规划来说,现在就必须提前布局,特别是在人才结构上。”陈园介绍,这也是他来医院的最主要任务,即要对标同济,做好规划、捋顺结构,为下一步综合楼的全面建设、发展打好基础。“虽然是综合科,我们也要强调专科化。”所以,在人才配置上,陈园的第一个举措就是对现有人员重新分组,设置了6个专业组,分别是:心血管组、呼吸组、神内组、综合组和呼吸心血管的重症组,每个组的人又可以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这样一来,每个人在自己的职业规划中,就都能够找到自己的舞台。“这和其他专科不就重叠了吗?”对于记者的提问,陈园解释,其实并不重叠,因为综合医疗科的服务对象以老年患者为主,每个专科都要重点打造老年特色,从人群上来说,和普通大专科的概念还是有一些不同。而且,综合医疗科还有自己独立的体检中心,医院普通人群的体检中心,体检项目更全、更多,还引入很多民营体检机构的服务理念,比如一对一导检、智能查询,报告解读也全是专家级别的。“虽然各项目收费标准和普通体检中心都一样,但在套餐设置上,这里更注重深度体检,综合起来,费用相对就会高一些。这样一来,我们在价格上设置了门槛,但凡选择这里的,也就是我们的目标患者。”陈园介绍,为了保证大家的就医体验,体检中心会严格控制人流量,而且形成从检查到解读报告的全闭环管理模式。将来综合楼建成后,随着面积的扩大,体检中心的环境也会更加舒适化、人性化,以满足各种高端人群的需求。

要想把这些高端患者留住,最主要的还是技术。对此,陈园表示,医院的综合医疗科在全国排名第五,而医院是该科室在省外的唯一医联体单位,不管是临床、教学、还是科研、护理,医院的专业指导,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派一个主任、一个教授和一个护士长过来授课、查房。“相信通过2-3年的时间,我们的诊疗技术和诊疗医院达到一个程度的。”陈园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山西晚报记者薛琳通讯员许文辉

(责编:褚嘉琳)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医精诚情暖三晋山西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