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有哪些方法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1/5419408.html11月17日晚,王向军穿着笔挺西装,踏上红毯。那一刻,已过去四年的记忆,被再次唤醒……
43岁的王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年9月到年8月,他主动申请到医院临床一线工作。对口支援的两年间,共计完成诊疗约人次,抢救了不少危急病人,也和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当晚,成都市、阿坝州、甘孜州在成都共同举办对口支援十周年大会。会上,40个对口支援工作先进集体和63名先进个人获表彰,王向军获“成都市对口支援突出贡献者”。
▲王医院呼吸内科主任
主动请缨,去外地“打工”两年
四川西部,甘孜自治州东南部的九龙县,这里平均海拔米。这里也是自年9月以来,成都青白江区开展结对帮扶、健康扶贫的对口支援县。
时至今日,王向军还记得当初下定决心的那一刻——
年7月,成都青白江区新一批次的援藏干部报名开始,他毅然报了名。王向军和妻子都是医生,两人经常要上夜班,孩子也只有6岁。
彼时,儿子听说后很是舍不得:“爸爸,你要到哪里去?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
王向军告诉儿子:“爸爸到需要医生的地方去,那里有和你一样的孩子,他们生病的时候,爸爸就去给他们看病。”
虽然儿子不明白援藏的意义,妻子最初也不理解,但经过交心,妻子也理解并支持丈夫的决定,告诉他:“有我在,家里的事你放心,就当你去外地‘打工’两年。”
“说实话,虽然非常积极地报名,但我内心还是没底,不知道能不能把工作做好。”王向军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医院是九医院,但人员短缺、设备陈旧、技术落后。
王向军是青白江区卫健系统到九龙县对口支援的第一批、第一人。抵达后,建立新体系,开展培训、讲座,一系列工作随之铺开。
九龙县“慢阻肺”病人非常多,王向军便自费买了台“便携式肺功能仪”,在医院率先开展了“肺功能检查”。对口支援两年间,他开展中心静脉置管术6次,成功抢救休克、病危患者3例;成功开展“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10例,改良了传统的胸腔闭式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伤口恢复时间。
二乙变二甲,医院赢得当地居民信赖
对口支援两年,刚去时,王向军体重有斤,回成都后只有斤。脸,也晒黑了。
辛苦付出,也有收获。
他提及,医院,一起援建的还有多家兄弟单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他离开前,该医医院升医院。
“最为重要的是,通过援建,极大提高了医院的信心。”他提及,对于当地老百姓来说,重病时,大家的第一选择都是医院。在这个过程中,要翻越两座海拔多米的高山,至少需要花费4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山高路远,加上氧气稀薄,对于危重病人来说非常危险。
但现在,大家的第一选择,已经变成了医院。一个数据也可以直观印证——刚去时,内科、外科住院病人数只有20余人,离开时,所有科室业务实现翻倍。
“现在,我们依然在进行持续帮扶。”他提及,今年,医院帮助医院的外科骨科专业获甘孜州重点专科评审达标。
当地人在冬天的“烤火炉”
除了医学专业之外,他更开心的,是见识了更为广阔的天地,认识了很多朋友,收获了无数次由真情实感带来的感动。
现场,他也给记者分享了几个小故事。
有天凌晨1点,正在值班的他遇到一位抱着娃娃过来求助的婆婆。原来,老人家在喂奶粉时由于疏忽导致孩子呛奶,送过来时,孩子的脸色已发青。紧急抢救后,凌晨3点左右,孩子的情况大有缓解。
凌晨5点,正在休息室休息的他被敲开了门。原来,在孩子情况好转后,婆婆当即走山路回家,现打好新鲜的酥油茶,再走山路送过来表示感谢。“她坚持让我们使用一次性纸杯喝,但我们说没关系,拿着她的碗喝下。当时,她非常开心,满脸笑容。”这个笑容让他铭记至今。
又是一个平常的中午,一位“失血性休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来院急诊,到达病房时患者面色苍白,处于休克状态,需立即补液扩容保持血压,不然很容易陷入昏迷、甚至死亡的风险。而因血压迅速下降,护士难以顺利建立多条输液通道,王向军到现场后立即同家属沟通,最终为患者完成了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为抢救休克创造了基本条件,急救药物和紧急采集的血液通过中心静脉里管道输入患者体内,患者血压回稳,面色转红,病情逐渐稳定,脱离生命危险。
还有一位发生产后“肺栓塞”的产妇,当时,产妇意识恍惚,血压不稳,情况非常凶险。最初家属极力要求转院治疗,但是考虑到转院耗时长,且山高路险。他说服了家属暂缓转院的计划,对产妇进行用药。第二天,产妇的情况稳定下来,最终在医院痊愈出院。
正是这些真诚和付出,也让他收获了诸多朋友。
在当地人口中,王向军有一个称号:藏区人在冬天的“烤火炉”。前段时间他生病了,很多以前的患者朋友都打电话来问候。
“回头来看,更多的是荣幸。”他庆幸自己在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的选择,才有了这份不可多得的经历。
庆幸的同时,也有了一份感谢。
“虽说今天(17日)参会、受表彰的是我一人,但背后,是区委区政府,以及来自各区域、各医院对口支援伙伴的共同努力。”他提及,青白江区卫健系统在两年时间里,先后派出不少于50名专家骨干对九龙县进行系统帮扶。“现在九龙县医疗系统的整体提升变化,远不是一个人就能做到的。”
红星新闻记者彭祥萍摄影记者王效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