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接触过他的患者或家属,没有人不为他那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所折服;也没有人不为他那质朴、正直、平易近人和对病人无限关怀、无私奉献的品行而赞叹。他从医以来始终坚持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三十多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对待病人如亲人,勇于创新,奋力拼搏,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医院骨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董中阳。
多少次为了危重病人安全,他一连几天不回家,直到病人转危为安;多少次半夜讨论手术情况后,他一个人在办公室吃着一碗泡面;多少次他放弃和家人团聚,在医院里加班手术……他常常鞭策身边的人:“面对病人的生命和健康,自己苦一点、累一点又算得了什么。只要看到病人快点康复,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在董中阳带领下,骨二科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对不同的病人,他耐心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不放过一个细节。在他的工作笔记里详细记录了每一位患者治疗过程,将各种手术术式入路及术中细节认真总结,反复推敲,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治疗效果,尽可能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与康复。
“情系百姓、平易近人,心中永远装着患者。”在临床工作中,董中阳时刻牢记“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医生的责任重于泰山”的神圣誓言。出门诊时,他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接诊的每一位病人耐心地解答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用轻柔的手法细致准确地为患者进行查体;为患者做手术时,他精益求精,力争最大限度地降低每一台手术的并发症,还患者一个健康的身体;查房时,他详细询问患者的不适,仔细检查伤口的愈合情况……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私家车的保有量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也多了起来,董中阳深知,凡是到骨科来的急诊病人,伤势肯定较重,甚至危及生命,必须分秒必争地救治,才能挽救病人生命,减少病人痛苦,最大限度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不论节假日还是休息时间,只要有病人需要,他总是随叫随到,及时施救。去年冬季的一个深夜,董中阳上、下午共做了5台手术,深夜12点多才下手术,感觉浑身疲惫,刚躺在办公室休息。突然电话铃响了,值班医生汇报说:“科里收治了2位车祸伤员,其中一名伤者双侧股骨干开放性骨折,病情危重需要马上手术”。董中阳没有犹豫,穿衣、下楼,从办公室到手术室他仅用了5分钟时间。手术一直持续了整整5个小时,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到窗户上,董中阳和科室同事们看到病人转危为安时,才长出了一口气,而自己却累得瘫倒在地上。
去年3月13日下午一名59岁患者被旋耕犁重创会阴及左大腿,致大血管破裂并失血性休克。医院时患者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左大腿流血不止,血压降至80/62mmHg,随时有生命危险。接到电话,董中阳立即组织医护人员抢救。急诊行动静脉血管吻合手术,股动静脉吻合一次性成功,无渗血、漏血,左侧股动脉恢复再通,股静脉恢复了充盈。术后患者血压维持稳定并逐渐回升,肢体远端温度逐渐回升,足背动脉搏动逐渐良好。
在出色完成临床工作的同时,董中阳还积极参与各项科研、教学工作,对于下级医师和学生他从如何做人、如何做医生、如何做具有科研能力的学者着手,有的放矢,成效显著。并把自己的一些灵感、科研思路和宝贵资料无私地传授给他们,与之共享自己数十年来的临床经验。每一次查房,他都跟下级医生详细的讲解疾病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国内外的最新进展。在教学工作中,耐心传授,做到教、考、评相结合,让每个学生尽快掌握基本技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他的带动下一批具有高尚医德、创新意识、精湛医技的医生们脱颖而出。
作为一名在临床第一线摸爬滚打三十多年的骨科医生,在无数次同死神的战斗中,董中阳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医生不能只是一个“开刀匠”,临床救治水平要有突破性的进展,必须重视科学研究,追踪国内外医学前沿,用最新的科研成果,解决临床中的难点,提高临床救治水平,为病人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为此,他在紧张的临床工作之余,积极探索,不断学习骨科医学宝库的新理念、新技术,并争取每次的学习交流机会,医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相继引进了四肢骨折及脊柱创伤微创治疗,断肢(指、趾)再植,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治疗,运用骨搬移治疗骨髓炎、骨不连,以及人工膝、髋关节置换技术。开展的带锁髓内钉、锁定板、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老年腰膝骨关节病的诊断与治疗,小切口开窗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爆裂骨折、腰椎滑脱、椎管狭窄及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颈椎间盘突出,颈胸腰椎管狭窄的前、后路手术治疗及多发创伤的损伤控制手段等技术,医院里居领先地位,患者的满意度也不断增加,赢得市民信任的同时,医院赢得了荣誉。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微创外科的开展他又先后引进了快速康复理念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应用、通道螺钉技术在老年骨盆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高龄髋部骨折的救治绿色通道建设等国内外高尖技术,新技术的引进让患者受益,给无数家庭带来了福音。去年10月,科室收治了一位90多岁高龄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考虑到患者伤前基本生活自理,董中阳立刻组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内分泌科、心血管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成立的MDT团队进行查房及病例讨论会诊,并对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及风险评估、防范措施、快速康复进行分析研究,为患者围术期的治疗和护理等制定周密的方案。经过快速严谨的术前准备,在董中阳的指导下,仅用40分钟就完成了对老人的微创髓内钉固定手术,手术只有1cm、2cm、3cm的3个微创切口,术中出血仅50ml。术后,经过骨二科团队的快速康复技术,患者迅速恢复,术后当日就能坐起,仅仅住院5天,就带着满意的笑容康复出院了。
在医生这个岗位上工作多年,虽然辛苦,但董中阳感到很欣慰,从来没有后悔过当初的选择,他觉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没有豪言壮语,只是默默奉献;没有波澜壮阔,只有奋发进取。董中阳主任就这样以自己严谨、敬业、求真、创新的工作态度,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奉行着“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用医者的博大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谱写出一曲曲救死扶伤的动人乐章。
(闫洧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