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已经持续了近三个月时间的俄乌冲突还在继续,在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之际,年5月10日,乌克兰第一任总统列昂尼德·马卡罗维奇·克拉夫丘克因病逝世,终年88岁。
作为前苏联的兄弟国家,俄罗斯和乌克兰不仅没有互相扶持,反而大打出手,爆发冲突,双方互相指责对方“不义”。克拉夫丘克曾是解散苏联的重要推手之一,原本,他认为乌克兰脱离苏联后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但与所想完全不同的是,乌克兰却走了30年的下坡路,直到今天,彻底堕落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俄罗斯竞争的棋子,任人随便拿捏。
乌克兰是怎样沦落为如今的局面的?克拉夫丘克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在谈到乌克兰如今内忧外患的局面时,这位前国家领导人有何“高见”呢?他是否对自己曾经的一些做法感到后悔呢?
仕途上狂“飙车”的官僚
年1月,克拉夫丘克出生于乌克兰,其父亲曾在苏德战争期间参加了苏联红军,后牺牲在了战场上,作为革命烈士后人,克拉夫丘克从小便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并在高中毕业后顺利考入基辅大学经济学系。
年,获得经济学副博士学位的克拉夫丘克在切尔诺维茨财经学校任职,不过,仅在这里工作两年后,他就得到苏联高层赏识,到乌克兰共产党中央作秘书,自此,他开始在仕途上接连“超车”,到年,他已经成为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主席,并在年9月成为苏联国务委员会成员。
克拉夫丘克在仕途上如此顺利,第一个原因便是因为他“根正苗红”,出生清白让他在政途上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猜忌,第二是因为他主修经济,能力出众,在苏联搞经济,可谓是一个“香饽饽”,也让他拥有了更多权力。此外,乌克兰当时作为苏联最强大的加盟国之一,一定程度上也让他在苏联内部很有话语权。
30多岁便成为中央委员,40岁左右成为部长,80年代就已经成为了乌克兰共产党中央副书记,按照一般思维,这样的人在思想政治上一定很能经受考验,但最令人震惊的是,克拉夫丘克却在苏联出现分裂的关键时刻,支持乌克兰分出来单干,走西化的道路。
有意思的是,克拉夫丘克晚年时又曾公开表达自己在苏联解体一事上的后悔之情。
“我真想把手右手砍掉,当年就是它签订了解散苏联的协议。”
“红皮白心”,实质上推动了苏联的解体
苏联末期,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像火山喷发般同时爆发。
一方面,苏联与美国之间开展激烈的军备竞赛,导致苏联的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军工业、重工业快速发展,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农业和轻工业几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不高,长期处于贫困中。
另一方面,由于高度集权,苏联政坛上形成了“官员终身制”,特权阶级形成,随之而来的还出现了一些官员贪污腐败等恶劣行为,这些都对苏联的国家经济和社会风气造成了影响。可以说,种种社会因素影响下,已经日暮西山的苏联早已无力回天了。
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期,为缓解苏联严重的经济危机,戈尔巴乔夫决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向市场经济过渡,但由于改革力度过于彻底,不仅没有能改善人民生活,反而还触犯到特权阶级的利益,因而,让苏联的改革更加艰难。
而正在世界范围内大肆进行和平演变的美国,趁机介入,从意识形态层面渗透苏联内部,受此影响,以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为代表的势力开始崛起。
年1月,叶利钦联合一批激进派人士,在苏共内部成立了“民主纲领”,他是该组织的三人核心的领导之一。同年7月12日,该组织提出的一系列社会改革纲领未获通过,会后,叶利钦正式宣布退出苏共。
而一直在苏共内部的克拉夫丘克实际上早已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丧失了信心,加之当时苏联内部执行富裕的加盟共和国要帮助贫困的加盟共和国这一政策,让叶利钦领导下的俄罗斯和克拉夫丘克领导下的乌克兰两大强国十分不满,两人逐渐在解散苏联、独立谋求发展的道路上达成了一致。
当时的苏联,无论是上层领导阶级,还是下层普通民众,对社会现状充满各种不满,加之美国和平演变思潮的渗透,种种因素累积下,为克拉夫丘克和叶利钦两人闹独立提供了绝佳的时机,于是,在叶利钦、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领导人舒什科维奇三人的牵头下,一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协议——《别洛韦日协议》——正式签订,自此,同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峙了数十年的苏联迅速崩溃。
“我们白俄罗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和乌克兰是苏联的创始国,签署了年的联盟条约,因此我们指出,苏联作为国际法的主体和地缘政治现实,将要停止其存在。”
苏联解体,乌克兰独立后,顺利从苏联分走了一大块蛋糕,当时国内拥有大量的重工业和军工企业,更有从苏联继承的大量核武器,而克拉夫丘克也顺理成章地当上了乌克兰的国家元首。
在他的领导下,乌克兰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民主政治制度,并成功在苏联的边界内离开苏联,包括克里米亚,避免了困扰其邻国的血腥和冲突,此外,乌克兰在俄罗斯和西方之间进行周旋的多领域外交政策在他任期内有了大致的框架,为乌克兰带来了和平。
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的是,在他统治的年代,乌克兰也因他的三次错误决策而埋下了战争的隐患,今天乌克兰的苦难在克拉夫丘克执政时期就已经有了迹象。
“自己砸饭碗”,搞垮了乌克兰的经济
刚刚独立的乌克兰,军事实力强盛,还有大量核武器傍身,核力量在当时世界上排第三,仅次于美俄。另外,乌克兰的军工企业发达,技术成熟,这些都是乌克兰最大的底气。
除了军事力量外,乌克兰的自然资源也十分丰富,矿产多样,储量多,为重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撑,具有天然的优势。
农业方面,乌克兰还是世界上三大黑土带之一,拥有“世界粮仓”的美誉,是世界上第三大粮食出口国,农业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
就以90年代乌克兰的实际情况看,只要稳扎稳打,在保住基本盘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国家经济,一定能发展成为在世界上拥有话语权的国家。包括克拉夫丘克在内的东欧许多国家领导人,都十分看好乌克兰的发展前景。
然而,和设想不同的是,乌克兰的经济却面临断崖式下跌,情况持续恶化,直到沦为了美国和俄罗斯对抗的棋子。究其根本,作为乌克兰首任总统的克拉夫丘克难辞其咎。
克拉夫丘克在政坛上有“几把刷子”,但到了国家管理层面上,他并没有太多经验,也没有可供他参考的成功案例。于是,他只能有样学样,跟着叶利钦学,在乌克兰搞起了“休克疗法”。
为了避免俄罗斯重蹈苏联覆辙,叶利钦痛定思痛,决定进行深刻改革,他启用年仅35岁的盖达尔,以他提出的改革方案为核心,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年初,一场休克疗法模式的经济改革在俄罗斯全面展开。
首先,全面放开物价,取消收入增长限制,提高各种补助金金额,初期,这一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此前凭票才能购买的俄罗斯人现在随时都能买到,然而,改革带给人们的实惠还没过多久,更严重的问题出现了,物价像断线的风筝,一路飙升。国营企业和黑市狼狈为奸,倒卖商品牟取暴利,年12月,俄罗斯的物价上涨了65倍,就这样,市场秩序混乱不堪,供求陷入死循环,而政府却无计可施。
其次,财政和货币收紧,税收优惠取消,同时加征商品消费税,过重的赋税让企业生产陷入危机,失业人口激增,政府又被迫加大经济救济,打开印钞机,就这样,财政货币紧缩的政策正式流产。
最后,大规模推行私有化,把俄罗斯的企业生产彻底拖入了泥潭中,年12月,以盖达尔为核心的改革智囊团彻底解散。
休克疗法失败后,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更加艰难,GDP总量仅是美国的1/10,几乎减少了一半左右。
同样,照搬休克疗法的乌克兰日子也不好过,这一政策让一些企业家和特权阶层以各种方式侵吞国家资源,导致贪污腐败成风,企业家们火速发展成为国家的经济寡头,并开始学习西方的做法,将触角伸向政坛,而整个乌克兰经济却断崖式下滑,人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主导这一切的克拉夫丘克却拿不出任何有效的解决方案,只能一味通过变卖“家产”、仰人鼻息缓解国内危机。
美俄威逼利诱下,亲手埋葬核武器
看到乌克兰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美俄两国,立即向其“伸出援手”,但实际上,美俄各自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乌克兰继承的核武器让美俄有了共同的目标,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俄罗斯自然不愿意在自己的身边放置这么多危险的、极具杀伤力的核武器,对美国来说,有一个俄罗斯就已经够头疼了,如果未来再有乌克兰,那美国在全球称霸的野心自然将面临更多阻碍。
因此,美俄软硬兼施,诱使乌克兰逐渐放弃核武器。
乌克兰虽然拥有核武器,但核心技术和发射密码掌握在俄罗斯手中,这就让乌克兰的核武器只能待在仓库里不能发挥作用,但乌克兰又不得不花费大量的资金进行维护。因此,核武器带来的巨额开销很快就让乌克兰叫苦不迭。
这时,美国向乌克兰提出,如果乌克兰废除掉核武器,将向其提供数亿美元的经济援助,这让克拉夫丘克十分动心,与其维护一堆自己用不上的“废物”,还不如变卖掉,为国家和人民换取一些经济援助。
我们有核武器,却没有控制、测试和再生产的体系,那么这样就像拿着手榴弹的猴子
于是,天真的克拉夫丘克最终做出了放弃核武器的决定。年,乌克兰签署了《布达佩斯协议》,正式放弃核武器,而作为交换,俄罗斯、美国和英国将为基辅提供安全保障。克拉夫丘克一再强调,乌克兰不需要核国家地位,并多次重申自己不后悔让国家放弃了核武器。但其自废武功至今仍然备受国人诟病。
随着乌克兰消除核武器,美俄两国也逐渐露出了真面目,曾经承诺的提供军事保障宛如一句玩笑话,只有克拉夫丘克当了真。
乌克兰自废武功后,国内的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相反,由于克拉夫丘克的决策,大批军事科技人才外出,军队数量锐减,乌克兰的军事实力在短短几年内便大幅下降。
更糟糕的是,美俄两国将乌克兰当成了对峙的第三方战场,在乌克兰境内进行政治思想渗透,导致原本就互相不对付的乌克兰东西部矛盾更加激烈,民间武装纷纷兴起,对国内的安全稳定造成更大威胁。
而乌克兰在站队西方还是俄罗斯的立场上,则跟随上台的领导人的立场发生变化,当亲欧美的领导人上台后,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矛盾便会严重恶化,乌东地区也多次发生武装冲突,当亲俄势力上台后,俄乌关系便会得到快速缓解,局势也会好转。
乌克兰就这样夹在美俄之间,充当双方对峙的炮灰。政治上,乌克兰早已失去了讨价还价的资本,只能在大国竞争的夹缝中求生存,美国费尽心机拉拢乌克兰做自己的小弟,在乌克兰建立对抗俄罗斯的桥头堡,而俄罗斯则为了保住自己最重要的战略缓冲地,谋求在乌克兰建立亲俄政权。在美俄直接或间接的干涉下,乌克兰社会更加撕裂,内部矛盾激烈转化为了彼此敌视的力量,最终,酿成战争。
不可否认,在今天来看,乌克兰国内不少人士都不认同当年克拉夫丘克废除核武器的举措,如果乌克兰境内还存在核武器,或许现在的乌克兰不会处于如此被动的局面,起码他有了一个谈判的筹码。
商人本色尽显,抱怨退休金太少
眼睁睁看着乌克兰发展越来越差,经济崩溃、社会动荡,根据克拉夫丘克的建议,议会决定缩短总统任期,于是,在年6月举行的大选中,克拉夫丘克意料之中落选,从他提出建议开始,就已经体现出了他想“撂挑子”的心思,落选后,焦头烂额的克拉夫丘克终于把这烫手的山芋扔了出去。
年,乌克兰爆发了广场革命,当时的政府决定以武力制止的态度是十分坚决的,但最终却在西方国家的介入下,政府最终取消了实施强硬手段的命令。因此,在这次广场革命中,乌克兰强力部门的行动始终十分谨慎,其受伤和死亡的人数并不比抗议者少。更有消息称,武装分子出现在抗议人员的队伍中,主要是为了追杀基辅的领导层。
同年3月18日,俄罗斯事实上接管了克里米亚,自此,俄乌两国围绕乌东地区的冲突持续展开,至今还未解决。
如今的乌克兰,不断寻求加入北约,以期获得西方阵营的庇护,俄罗斯自然不会同意。如果乌克兰加入北约,那就意味着北约军队可经由乌克兰,派遣机械化部队长驱直入,直捣俄罗斯腹地。因此,俄罗斯先是在年实际控制克里米亚,又在近期承认了乌东两个地区的独立地位,这都是俄罗斯在向乌克兰和北约国家亮明态度的重要表现,一旦乌克兰加入西方阵营,那么,唯一的结果就是战争。
乌克兰已经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造成如今的局面不是一蹴而就的,这跟乌克兰30年来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乌克兰在与美俄外交中的所有招数,几乎都能从90年代克拉夫丘克执政时期找到源头。
但是,这位曾经的国家领导人,却对乌克兰的局势发展无动于衷,反而在媒体面前大吐苦水,抱怨自己的退休金太少,甚至声称这对国家来说是一种耻辱。
“我每月退休金只有1.8万格里夫纳(约合人民币元)。我曾向所有后任总统提出过这一问题,对现政府也是如此,以至于每个人都认为,我只关心钱。这不是金钱的问题,而是公正问题。让我感到不满的是,有一些人只为国家做了一些小事,每月领取的退休金却高达10万或20万格里夫纳。”
推动苏联解体、废除乌克兰核武器、休克疗法拖垮乌克兰经济,这成为了克拉夫丘克执政时期做出的最受争议的三大举措,至今,不少国际学者在谈论到造成乌克兰当今局面的原因时,这三点或多或少总会被归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