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晚上,怀孕才26周多的小余(化名)正在家中烧菜,当时隐约感觉肚子坠胀不适,头晕不适。紧接着,她发现自己下身有少量出血,担心情况不妙,便立即拨打了。
图片来自网络
医生将小余接上救护车后,检查发现孕妇血压偏低,下身的出血量也逐渐在增多,面色也随之变得苍白,“情况不好,早期休克的表现意味着后面还会有更严重的变化”。随车医生在监测孕妇生命体征的同时,立即电话通医院的产科值班医生,让其加快做好抢救准备。
20:27,救护车抵达余杭二院,急诊科的医护已在门口等候,绿色通道打开,送入抢救室。此时孕妇的血压只有93/63mmhg(正常值:90~mmHg/60~90mmHg),床边急诊B超检查显示:胎盘局部增厚,较厚处约71mm胎盘与子宫间可见液性暗区。妇产科主任医师姚爱琴根据当前的各项情况,很坚决地作出了判断:这是“胎盘早剥”引起的大出血,孕妇情况十分危急,随时都会危及生命,需要立即手术治疗。
“马上紧急剖宫产!”杨志红和姚爱琴两位主任医师、妇产科专家当即作出决定,尽快实施“剖宫产术”,终止妊娠,而且手术要越快越好。为了全力做好抢救生命的保障,余杭二院随即启动了危急重病例抢救预案,手术室、麻醉科、新生儿科、ICU、检验科等相关科室火速联动起来投入到紧张的抢救中。
命悬一线,分秒必争跑赢了“死神”
21:10,被推进手术室的小余,这时的血压继续往下掉,只有70/40mmhg,胎心也测不到。手术中,医生发现小余的宫腔内有大量的血凝块,胎盘可见部分剥离,还伴有活动性的出血,初步评估出血量多达ml,情况是相当危急,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快,马上输血!”红细胞6个单位,血浆ml第一时间为患者输注。危险程度还是在加重,胎盘剥离的速度很快,大人小孩的生命受到极重的威胁。
手术台上,产科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严密配合,在2分钟内将孩子从母亲体内娩出,经过“子宫动脉结扎术+背带缝合止血术”后,子宫止血获得成功,血压也随之回升,母亲的生命暂时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术后被顺利转至重症监护。
刚离开母体的婴儿体重只有g,面色苍白,没有哭声,新生儿评分仅仅有1分(正常评分:10分)。此时,麻醉科与新生儿科同步实施抢救,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救治,待新生儿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后,由余杭二院的儿科和麻醉科医生亲自医院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时间就是生命,分秒必争。在余杭二院多学科的通力合作下,决策果断,抢救快速,措施有力,终将命悬一线的孕妇小余脱离了生命危险。截止小编发稿时,躺在ICU病床上的小余生命体征稳定,各项指标明显好转,将在近日转至普通病房。
科普链接
什么是胎盘早剥?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于胎儿娩出前,全部或部分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
如果胎盘早早剥离,将造成孕妇严重失血,胎儿缺少氧气和营养,假如再不及时治疗的话,很可能给胎儿和母亲带来生命危险。
图片来自网络
如何预防胎盘早剥?
产科医生特别提醒,孕妈妈们在孕期动作要尽量轻柔,避免腹部受到撞击,不要久蹲、不要长时间平躺,起床时要先侧卧,用手撑床板,然后慢慢起身。
如果发现胎动异常,阴道出血多于平时的月经量,或者突发持续性腹痛、腰酸或腰背痛,要尽快赶往具备医院,最好拨打请求专业的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