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一院
/p>
黑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李虹:这项荣誉是对哈市一院全体医务人员工作的肯定
21日,黑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哈举行,医院荣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表彰,副院长杜继伟荣获先进个人表彰。记者也第一时间连线了哈市一院院长李虹和副院长杜继伟,他们表示:“此刻心情很激动,因为这项荣誉是对哈市一院全体医务人员工作的肯定。”
据了解,医院是哈尔医院、医院、归国人员非新冠医院。全院职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上来。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医院感染防控应急预案,制定防控措施,做好紧急应对工作。
哈市一院院长李虹
李虹介绍,医院按照疫情防控示精神,开展了多点作战,即:医院本部、省内支援、援鄂分队。医院本部,自1月26日(大年初二)开始,全院干部职工停止春节休假,合力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医院发热门诊累计接诊人次、留观病房患者例、危重症比例7:1。千余人次医务人员到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出诊轮值。省内支援,派出三批医护人员支援市六院、派出支援哈南分院、市二院、市胸科以及机场、酒店宾馆等驻点医生92人次,护士59人次。
援鄂分队,医院则派出以副院长杜继伟为首的6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孝感汉川市。38天里,杜继伟副院长带领黑龙江省支援汉川市医疗队累计治疗管理患者人,其中危重型24人、重型58人;累计治愈出院人;名医护人员零感染。为孝感汉川市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
哈市一院副院长杜继伟
杜继伟告诉记者,在湖北孝感汉川抗击疫情对于他来说,经历过、面对过、付出过,如今医疗队队员们把这些宝贵经验带回冰城,希望可以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
抗疫先进个人王静伟:患者需要我们,我们便会竭尽全力,为打赢这场防控阻击战奉献力量
市传染病院院长王静伟
市传染病院护理部主任马续威
21日,黑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哈举行,医院(市传染病院)院长王静伟、重症医学科主任张铮、护理部主任马续威荣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表彰。“我们只是哈传人的一个缩影,这份荣耀是对所有哈传人工作的肯定。”记者连线前方时,王静伟说道。
据了解,市传染病院是哈市医院,作为院长,王静伟运筹帷幄,从容应战。他第一时间召开院党政班子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来应对即将来临的重大考验。他亲自指挥,全面部署,因两个楼布局不同,区域划分和流程也截然不同。他亲自到一线科室走流程、看标识、数物资、查院感。在最短的时间内清空8个病区,近名患者安全离院;工作制度、工作流程、急救设备、隔离防护准备到位;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准备到位;专用隔离病房、医护梯队、物资准备、医护培训到位。
在这场战役中,王静伟不仅带领哈传人严守医疗安全和院感防控两条底线,以“零差错、零纠纷、零感染”的结果圆满完成抗疫阶段任务。还创造了多项第一:全市第一家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机构、全市收治确诊患者人数第一、全市第一例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全市第一例深静脉置管、全市治愈出院人数第一、医院中第一家建成PCR实验室并投入使用、省内第一例新冠肺炎剖宫产手术、省内第一例应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抢救危重患、省内首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省内首例境外病例治愈出院。
其中,首例确诊新冠肺炎的危重症,重症医学科主任张铮第一时间判断该患应及早使用有创呼吸机,恢复血氧饱和度,把握抢救时机。而气道开放带来的是巨大感染风险,但就在这一刻,张铮从容淡定地说了两个字:“我来!”这一夜张铮共进行了4次紧急抢救。除了必要时更换N95口罩,他始终守在该患者床旁没有移动过一步。天亮了,患者平稳,迎来了新的一天。回忆抗击疫情的经历,张铮表示:“这是医者应该做的。”
而作为护理部主任,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后,马续威先后制定一系列流程制度,保证隔离区、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等区域顺利、有序运转。作为护理工作者“大家长”,她逐一病区走流程、指导大家一遍遍穿脱防护服,直到标准规范为止。在最危机的时刻,马续威靠前指挥,亲自参与危重患者抢救,并指导隔离区护士做好病情观察,配合医生进行抢救,为患者抢救成功争取时间。
正如王静伟所说,哈传人一定会竭尽全力,打赢这场防控阻击战,在市民需要的时候,奉献自己的力量。
抗疫先进个人胡月飞:我们共同的努力迎来岁月静好
“无比激动与光荣,这是我获得黑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这个奖项后最大的感受。”在表彰现场,医院感染监控科常务副主任胡月飞心情难以平复,“目前,抗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是大家一起共同的努力,迎来了现在的岁月静好。在抗疫工作中,我的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与肯定,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下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
1月23日,医院接到省卫健委的通知立即启动发热门诊,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负责人,胡月飞带领科室党员、群众立刻开展工作,协调部署发热门诊启动的各个环节,根据疫情进展,医院就诊流程的感染防控要求。感染管理科负责疫情防控的总体协调,与各部门密切配合,从预检分诊,患者的收治,转运,疫情的上报,流行病学调查,病原体检测,疑似患者的管理,确诊病例的转诊,到医务人员的防护,病区环境的消毒,医疗废物的转运……把每一个风险点堵住,保证院内感染不发生,保证医务人员院内“零感染”。
支部党员同志们积极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中去,在专职人员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为了既保证院内防控工作的整体有序推进,又保证对省内省外抗疫工作的支持,医院派出技术骨干进行对外抗疫的支援工作,胡月飞带领科室的其他党员同志,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迎接因疫情到来而更加繁忙的日常工作。
作为省质控中心专家组成员,胡月飞积极配和省、市卫健委的各项抗疫工作,对省疫情防控指挥部采购的各项医用防护物资的实用性进行论证;参与中医大二院哈南分院改造;对医大一院、哈尔滨市传染病院等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布局改建给予指导;随省疫情督导组赴大庆齐齐哈尔等地区督导疫情防控工作;参与编撰《黑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导手册》《寒冷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防控监护手册》指导医务人员疫情防控;在省卫健委的领导下,参与全省各项疫情防控策略的制定和全省培训。
胡月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个感控人一直冲锋在前,守护着人民健康的防线,守护着一线医务人员的安全。
抗疫先进个人武猛:作为医者,尽己所能去抗疫
“特别激动,我只是尽己所能去履行职责,做了一些该做的工作,却受到这样的表彰和奖励,感恩党和人民,感谢各级领导对我工作的肯定与认可。”记者与医院神经呼吸重症医学科主任武猛连线时,他激动地说:“回忆起在汉川支援的那段时间,很多瞬间让我难以忘怀,与患者间的情意,与战友间的密切配合都是我今生的财富。”在黑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武猛荣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2月1日至13日武猛受命到黑龙江省绥化市一院负责危重症病房工作,圆满完成任务后,未经休整,他就直接受命到汉川抗疫一线支援。汉川市是湖北省疫情最严重的县市,医院重症病区是孝感市新冠肺炎重症医院之一。年2月25日医院援鄂医疗队全面接管了该病区,武猛成为了该病区危重症病房负责人,除了每日查房,多学科会诊,针对每名危重症患者制订一人一策的治疗方案外,深入一线,带头进行高风险操作。
一次,武猛正在查房,发现一位患者病情突然加重,需要紧急进行气管插管。给病人做气管插管的操作过程中,需要非常近距离的贴近患者,打开口腔、打开声门、找到气道,含高浓度病毒的空气就会扑面而来,医生会浸泡在满是高浓度病毒空气中,因此被称为新冠肺炎“最危险的操作”。当时情况紧急,武猛来不及更换正压头套,同时为了减少感染的可能,他让其医护人员都离开病房,由他独自一人操作,紧急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在制订了专用治疗方案后,武猛带领医护在病人床前严密看守,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终于达到了撤离呼吸机的指标。为防止拔管过程出现危险,武猛与乔适总护士长联手顺利为病人拔出气管插管,成功为患者脱机。
还有一次,一名休克的患者急需股静脉置管,但低血压,局部水肿加血肿,置管特别困难,只能靠经验“盲穿”,为了准确定位减少损伤,武猛弓着腰反复进行评估,1个多小时后,为患者功定位穿刺成功,穿刺完成后武猛半天都直不起腰,等出了隔离区,他发现里面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来了。
武猛依据国家最新诊疗规范制订了汉川医疗队诊疗规范化流程,使诊疗过程达到规范化和同质化。在武猛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危重症病区的病死率远远低于平均水平,治愈率也不断升高。疫情尚未结束,武猛和他的团队将继续战斗,在死神面前为病患带来生的希望!
抗疫先进个人刘鹏:回想前半生,都是平淡、普通,但这次经历是第一件值得回忆的
“此刻非常激动,亲身经历这场抗疫工作,如今再回顾,感觉一切付出都值得!”21日,黑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哈举行,医院发热门诊主任刘鹏荣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表彰,记者第一时间连线刘鹏时,她对记者说道。
刘鹏告诉记者,当接到支援湖北通知时,因为医者的担当和勇气,她第一时间报了名。作为黑龙江省第三批志愿湖北医疗队队员,在踏上出征飞机的那一刻,她心里有过紧张,因为对湖北的一切都知之甚少。可是当到达湖北,开始有序的工作时,她彻底融入了这里。
刘鹏说,湖北给她留下太多太多的回忆。在隔离病区,有一个志愿者让刘鹏印象深刻,因为防护做得非常到位,这位志愿者引起了刘鹏的注意。在一次聊天中,刘鹏了解到,他是一家企业的老板,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后,便暂停了公司,背着妻子和两个孩子,医院,免费进行志愿工作。“在这里我看到了医务工作者的无私付出,更看到了湖北市民的团结、乐观、坚强与大爱。”刘鹏表示。
还有一位患者,当他治愈出院后,带着妻子和孩子在医疗队的通勤车旁,一遍又一遍地鞠躬道谢。刘鹏告诉记者:“对我们来说,最开心的便是送患者出院,因为我们救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
“我仔细回忆了自己的前半生,都是平淡的生活,让我说一件非常有意义的难忘的事,我一时竟想不起来。但如今,这段经历算是第一件值得的事。”刘鹏告诉记者,让她记忆深刻的还有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返哈那天,车走了一个小时了,路两旁送行的市民都没有减少。他们有的鞠躬、有的和队员招手,那一刻她感觉自己做的还不够。如今,回归正常工作的她,承担起了发热门诊的工作,再次走上了抗疫一线。她说她会将珍贵的抗疫经历,运用到工作中,医院“第一道门”,把好市民健康关。
抗疫先进个人王喜今:这份荣耀不仅属于我,医院全体医务工作者
21日,黑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哈举行,医院院长王喜今荣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表彰。记者第一时间连线了王喜今,他告诉记者:“此刻非常激动,但这份荣耀不仅属于我,医院全体医务工作者,是对大家工作的肯定。”
据了解,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王喜今带领全院职工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全院迅速应对、建立精准防控体系。增派人员,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发挥专业优势,普及精神心理知识。编印书籍,开出“心理治疗处方”,开通网上问诊咨询业务。
作为精神心理专家,他充分发挥精神心理科专长,用心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心灵防火墙”,为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打赢疫情心理战‘疫’,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回想抗疫经历,每一个故事都让王喜今难忘。王喜今告诉记者:“真的不容易,首先是全员上下一心,第一时间组建能够应对此类公共卫生事件的团队。其次是为包括医务工作者在内的所有市民提供精神心理服务,这项工作绝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医院里的每一个人都尽了自己的一份力。最难忘的,应该是先后送16位护理工作者和4位心理医生支援湖北,从他们出征开始,每天最期待的便是接到他们从前方发回的消息。”
王喜今表示,这段经历不仅难忘,更是宝贵的经验。医院会将这些宝贵经验总结,并合理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
抗疫先进个人侯生荣:这份荣誉凝聚着所有抗疫战友们的艰辛
“从年非典到年新冠疫情,经历过多次疫情,每一次面对生与死的考验时,我从未想过自己的利益,也没想到会获得如此殊荣,非常激动!感谢一直以来在抗疫之路并肩作战的同志们,这份荣誉凝聚着所有人的艰辛。它鞭策着我们继续努力,在医院的重要岗位与病毒抗争,守护好龙江百姓的健康!”医院南岗院区急救中心护士长侯生荣荣获黑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她轻轻抚摸戴在胸前的红花,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
年新春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来,全国上下进入紧张的疫情阻击备战状态。17年前,急诊科护士长侯生荣曾参加过非典战役,凭借着丰富的抗疫经验,她再次肩负重任,负责组建发热门诊、隔离病房以及急诊急救护理管理工作。
1月23日接到在急诊科筹建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的通知,医院感染科的要求,仅用两个小时时间完成第一次房间调整,当晚就接诊了一名从武汉回哈的发热病人。由于疫情的不断变化,房间布局需要不断调整,急诊科将十多个房间腾出来收治发热病人,每一次搬家后都是侯生荣一次次整理物品,收拾凌乱的房间,连续多日不分昼夜地战斗在一线,她常常忘记吃饭,有时十几个小时滴水未进。
1月24日是大年三十,侯生荣主动值班,从24日中午到25日下午,她一直忙碌着急诊病人的救治和发热门诊的筹建,24小时没有睡觉,同事们看到她苍白的面色和疲惫的身躯,心疼地催促她赶紧回去休息,可侯生荣却说:“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完成,不放心啊!”遇到发热病人就诊,侯生荣都要亲自查看每个环节,做到医务人员零感染。“必须落实好每一处细节,每一个动作,每一次消毒。”侯生荣不断提醒着自己。发热隔离病房第一例新冠肺炎确医院治疗后,侯生荣担心医护人员被感染,亲自完成终末消毒工作。
灾难考验人性抉择,挑战锤炼党性修养。作为一名十几年党龄的老党员,侯生荣在团队中始终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面对疫情,她总是冲锋在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医院防疫的重要护理岗位,用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勇于担当的精神,践行着作为医者和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抗疫先进个人张晓刚:表彰会后,他把胸前的大红花送给了妻子
相遇时,他送了她一个叫“心动”的见面礼。相爱时,她送了他一个叫“偕老”的决心。今天,他把人生中最光荣时刻的纪念红花庄重的送给了她。他是哈医院脑外科副主任医生张晓刚;她,医院麻醉科医生辛春梅。
21日,黑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哈尔滨国际会议中心环球剧场举行。黑龙江省第三批、哈尔滨市直卫生系统派出的首批支援湖北省的医疗队队员、哈医院脑外科医生张晓刚获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表彰,表彰仪式结束后,张晓刚把胸前的大红花,庄重的送给了妻子辛春梅。
“作为医务工作者,今日受到的荣誉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经历。这份荣誉不仅仅是给我个人的,是大家共同努力而来的,医院、黑龙江省援鄂医疗队、所有在一线奋战过的人们以及在后方默默支持守护的家人。”面对荣誉,张晓刚说,他的理想是平凡普通行医但不失大爱,即使不能成为大医名家,但一定是一个合格的、被人认可的好医生。
疫情来袭时,张晓刚作为黑龙江省第三批医疗队的队员驰援湖北,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将白大褂变身为铠甲,逆行而上奔赴一线;作为党员,他用初心和使命坚守38个日夜,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誓言,不负家乡人民的嘱托与湖北人民的期望,圆满完成支援任务。
在张晓刚支援湖北期间,爱人辛春梅也在岗位上默默坚守,用真心真情呵护每位患者。夫妻虽分隔两地,但相互鼓励,相互支持,携手抗“疫”。
得知张晓刚请战支援湖北,辛春梅虽然有担心与顾虑,但还是给了他最大的支持。“工作以后,他总是把患者摆在第一位,所以他请战我一点也不意外。我能做的,就是全力支持他,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圆满完成支援湖北任务,经过集中隔离休整的张晓刚见到前来接他回家的爱人,第一时间给了她一个拥抱。今日表彰大会结束后,张晓刚第一时间见到妻子,把胸前的大红花给了她。他说:“这么多年,我们之间也没有太多仪式感的东西,我们不会像其他夫妻或者情侣那样,情人节互相发个红包,买束花。但是有他陪伴着,我就会觉得很踏实。”
抗疫先进个人段占举:荣誉是全体胸科人奉献的结晶
在刚刚结束的黑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医院呼吸一科主任段占举荣获黑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表彰大会一结束,段主任就在电话中表达了她获奖后心情:“年的新冠疫情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冲击,我们胸科人积极参战,团结奋斗,共同努力付出辛苦和汗水,取得抗击新冠的胜利,这份荣誉应该属于全体胸科人,医院集体奉献的结晶,是医院领导指挥有力,医院全体职工为抗击新冠疫情奋勇战斗的结果。”
年是个不平常的一年,新冠病毒袭击祖国大地,百姓健康受到极大的威胁,医务者逆流而上,敢于担当重任,肩负使命,这是医生的职责。段占举作为一名有着32年工作经验的医生,医院递交请战书。
可考虑段占举年长,又是资深专家,每天忙着院内外会诊,还要医院筹建发热门诊等工作,院领导让她在外指导工作。而在外面“指挥作战”的段占举,每天除了忙院里的发热门诊、各科室诊疗等会诊工作外,还参与省市疾控中心的会诊。同时来自各区县、兄弟医疗单位的会诊电话也从早到晚不停的打进来。在年大年初一,当时应对疫情的发病症状及诊断标准还在不停修正中,段占举医院的远程会诊求助。段占举放弃午休,为宾县9名发热隔离病人进行网上会诊排除疑似病例,诊断为普通感冒或肺感染患者,医院发热患者解除隔离,提出宝贵意见。
肩负的领导的重托,同事们的信任,家人的支持,段占举不久后进入隔离区,在隔医院新冠住院病人的基本情况,根据新冠病人治疗指南,在医院医疗组专家的协助下,制定市医院的新冠肺炎治疗方案、出院方案,治疗效果良好。
据悉,从疫情开始至年5月24日,段占举与全院医疗专家参与院内会诊人次,电话会诊人次,